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其三》
《即事·其三》全文
宋 / 杨冠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未办因人出,时歌不我过。

墨泓云脚乱,药鼎雨声多。

三篾阅浮世,把茆营懒窠。

肯将犹在舌,容易说干戈。

(0)
翻译
未曾因人的劝说离开,时常歌唱却从未超过我。
墨水池中波纹如云脚翻腾,药鼎中的雨水声频繁响起。
经历了世间浮沉,我只想懒散地经营我的小窝。
岂能轻易将心中的愤怒言说,只因战争之事太沉重。
注释
未办:未曾。
因人:因别人的劝说。
出:离开。
时歌:时常歌唱。
墨泓:墨水池。
云脚:水面上的波纹像云的底部。
药鼎:煮药的锅。
雨声多:雨水声频繁。
三篾:历经沧桑。
阅:经历。
浮世:世间浮沉。
茆:茅草。
营:经营。
懒窠:懒散的小窝。
肯将:岂能轻易。
犹在舌:心中的愤怒。
容易:轻易。
干戈:战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杨冠卿的作品,名为《即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未办因人出,时歌不我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他并不因为别人的是非去改变自己的节操,也不因为外界的声音而自责。

"墨泓云脚乱,药鼎雨声多。" 这里描绘了一种幽静的书房生活,墨泓可能指的是书桌上的墨迹或水盂中的墨,而云脚则是指云彩在窗棂上投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药鼎雨声多,则是说药鼎(煎药用的器具)发出的声音如同细雨,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受。

"三篾阅浮世,把茆营懒窠。" 三篾可能指的是竹制的文房四宝之一的笔架,而把茆则是用来遮挡光线或围成小空间的草帘。诗人通过这些物品表达了自己对于外界浮世的观察和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肯将犹在舌,容易说干戈。"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胸怀宽广,他愿意将自己的见解保留在心中,而不轻易出口争论,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言谈之道的慎重和对世事的淡然。

总体来说,杨冠卿通过这首《即事》,展现了一个隐逸于世、内心平静且观察入微的书生形象。他的生活充满了文学与哲学的气息,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守清净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杨冠卿
朝代:宋   字:梦锡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生辰:1138-?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别邹秀才

声利明来若梦游,肯迂征家宿云楼。

情高素抱山樊志,性淡幽寻松石俦。

爱我家风清入眼,问伊时事默摇头。

今朝送别还孤坐,空对炉烟篆字浮。

(0)

谢通讲师五偈·其四

一昨书来约见过,迟留行李未成那。

梨黄枣赤秋如许,发白眉庞老奈何。

相伴采薇云腻袜,不嫌伐木雨濡蓑。

对床默默香摇篆,霁月夜窗悬女萝。

(0)

因览仰山小释迦语成唱道二首·其一

脱尽诸缘空不空,杳无边表喻难同。

须知月蚌肠中物,体取云犀角里通。

建化何妨行鸟道,回途复妙显家风。

太平游子归来也,云鬓霜眉内转功。

(0)

颂古一百则·其五十七

不妨行细输先手,自觉心粗愧撞头。

局破腰间斧柯烂,洗清凡骨共仙游。

(0)

全超不借借

霜重风严景寂寥,玉关金锁手慵敲。

寒松尽夜无虚籁,老鹤移栖空月巢。

(0)

四料简.夺人不夺境

懒问谁持造化权,门前春事正暄妍。

雨晴花色明如锦,风暖莺声滑似弦。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