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行》
《江行》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两岸好山看不尽,一江烟水去无穷。

谁人为和沧浪曲,兴在空濛杳霭中。

(0)
鉴赏

这首《江行》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

首句“两岸好山看不尽”,以“好山”二字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两岸山脉的喜爱之情。然而,“看不尽”三字则暗示了山川之壮丽与广阔,引人遐想,激发了读者对未知美景的好奇心。

次句“一江烟水去无穷”,将视线从山转向水,描绘了一幅江面烟波浩渺、水流不息的画面。这里的“烟水”不仅指江面上的雾气与水面的波光,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尽。通过“去无穷”三字,诗人表达了对时间与空间无限性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

接下来的“谁人为和沧浪曲”,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沧浪之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之一,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超脱。在这里,诗人似乎在问,谁能真正理解并融入这自然之美,与之和谐共处?这一问,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人生境界的探索。

最后一句“兴在空濛杳霭中”,以“空濛”形容江面的烟波,以“杳霭”形容远处的山峦,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这句话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象,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触——在这样的自然美景中,他的兴致与情感都沉浸在了这空灵而神秘的氛围之中。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既是对外在世界的欣赏,也是对内在心灵的触动。

整体而言,《江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宣州蔡子平尚书淑人居氏挽词二首·其一

八座夫人贵,三刀刺史荣。

共深偕老庆,忽寄悼亡声。

寂寞闺门政,凄凉儿女情。

亲交犹雪涕,况乃谢宣城。

(0)

杨昌英示性说次韵为谢

圣学榛芜欠扫际,诚斋刻意绍渊舆。

羊岐自昔迷多径,鸡瓮从今识广居。

西洛穷源谈近似,南宗投隙说真如。

早知大道容方轨,何用危涂转栈车。

(0)

孝宗皇帝挽诗二首·其一

圣德高难继,天心远莫推。

如何尧舜主,不与武宣时。

勤政精弥厉,平戎志竟赍。

唯留大风句,千古日星垂。

(0)

壬戌冬至胡季亨伯信仲威叔贤相过洛花一朵正开置酒赏之王南剑偶遣矮人献笑坐中以开闭长短为戏因成四韵

霁色舒圭景,寒醅艳玉杯。

关讥方且闭,国色已先开。

幸有佳宾客,将何助笑咍。

共言长至日,底事矮人来。

(0)

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其四

疲驽久倦直明光,风味常思十八娘。

拟请一麾依故旧,得无公道学苏章。

(0)

送张端明赴召·其四

管籥分来二十年,何人从此得朝天。

介圭入觐由公始,莫把题名取次镌。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