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光吹绿焰,溪雨作红烟。
花气蒸云熟,石纹带乳鲜。
闻香知草性,随例与茶钱。
淡冶应无比,幽奇亦可怜。
柳光吹绿焰,溪雨作红烟。
花气蒸云熟,石纹带乳鲜。
闻香知草性,随例与茶钱。
淡冶应无比,幽奇亦可怜。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路上的春日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开篇“柳光吹绿焰,溪雨作红烟”,运用比喻手法,将柳叶在阳光下的闪烁比作绿焰,溪水在雨中的朦胧比作红烟,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清晨的画卷。接着,“花气蒸云熟,石纹带乳鲜”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花朵的香气仿佛蒸腾于云间,石头表面的纹理如同乳汁般新鲜,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
“闻香知草性,随例与茶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嗅觉感知草木的特性,随俗而行,与人共享茶钱,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最后,“淡冶应无比,幽奇亦可怜”两句,赞美了自然界的淡雅之美和奇异之处,认为它们是世间无可比拟的珍贵。全诗通过对灵隐路上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体悟。
一行雁影分飞骤,匆匆又催归棹。
画里看山,溪边得句,此去秋光应好。离多会少。
将怨雨愁云,做成怀抱。
小住为佳,北堂双鬓已垂老。刀环归计尚杳。
对花开姊妹,离梦频绕。
集号联珠,诗工咏絮,料理浮名须早。牵衣未了。
但泪湿罗襟,我心如捣。蓦地回头,夕阳迷古道。
绣床昼永杨花卷,金炉暗消香篆。
燕影低帘,莺声绕树,睡起绿窗人懒。沉沉深院。
乍困倚熏笼,戏拈斑管。
半响凝思,素绡闲向晚风展。
梅寒竹瘦菊淡,幽怀无著处,聊寄湘畹。
浅晕微烘,纤豪侧吮,忘把口脂痕染。风欹雨偃。
似空谷幽人,这回重见。潇洒灵韵,楚江春正晚。
大江东去,好乘风破浪,扁舟一叶。
滉漾锦帆争渡险,滚滚怒涛如雪。
香雾微茫,寒波浩渺,都助襟胸阔。
水窗闲眺,辽天大地皆彻。
犹若身在冰壶,如萍似絮,转透愁千叠。
此去乡关,知渐远、心与江流同咽。
隐现金焦,去来潮汐,掩映浮双阙。
海门一调,离怀歌向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