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耸奇峰,缺处危楼补。
窗对石门开,墙连岫色古。
涧水流不息,洗净山无土。
阶前一片云,散作四山雨。
三面耸奇峰,缺处危楼补。
窗对石门开,墙连岫色古。
涧水流不息,洗净山无土。
阶前一片云,散作四山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以石门白鹤道院为背景,展现了自然与建筑和谐共存的美妙景象。
首句“三面耸奇峰”,开篇即以雄伟的山峰吸引读者的视线,暗示了道院所处环境的壮丽。接着,“缺处危楼补”巧妙地将道院融入这壮丽的山景之中,危楼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增添了一份人文气息。
“窗对石门开,墙连岫色古”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道院的布局与环境。窗户正对着石门,不仅方便出入,也使得室内与室外的景色融为一体;墙壁与周围的山峦相连,更显古老而深邃的气息。
“涧水流不息,洗净山无土”则通过动态的水流与静态的山体对比,表现了水的清洁力量,不仅洗去了山上的尘土,也净化了人心。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了心灵的洗涤与净化。
最后,“阶前一片云,散作四山雨”以云的聚集与分散,预示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云散成雨,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隐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道院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灯花红穗,早双鱼喜报,新添犹子。
此际闲愁都扫尽,笑对浣花笺纸。
兰秀阶前,珠擎掌上,顿慰平生志。
筵陈汤饼,为招词客齐至。
却喜聪慧无灾,琼枝渐长,貌更佳于姊。
黾勉青箱仔旧业,定许光荣闾里。
旗角悬铃,云端化凤,嘉兆依稀似。
真成英物,小名应唤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