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骑骢马出乌台,万里风云亦壮哉。
岭海威名天下重,庙廊谋箕古人才。
宁知晚节终泉石,岂料英䰟閟草莱。
京国少年思识面,楚歌声断使人哀。
早骑骢马出乌台,万里风云亦壮哉。
岭海威名天下重,庙廊谋箕古人才。
宁知晚节终泉石,岂料英䰟閟草莱。
京国少年思识面,楚歌声断使人哀。
这首挽诗《韩都宪公雍挽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是对韩都宪公雍的深切缅怀。诗中不仅赞颂了韩公雍的功绩与品德,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之情。
首联“早骑骢马出乌台,万里风云亦壮哉”,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韩公雍年轻时的英姿,他骑着骏马,从乌台出发,驰骋万里,其豪迈之气概令人赞叹。这里运用了“乌台”这一典故,象征官场,同时也暗示了韩公雍的仕途生涯。
颔联“岭海威名天下重,庙廊谋箕古人才”,进一步赞扬了韩公雍的名声和才能。岭海之地,指的是南方沿海地区,这里的“威名”不仅指韩公雍在地方上的声望,更体现了他在治理地方、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庙廊谋箕古人才”则赞美了韩公雍在朝廷中的谋略和地位,暗示他是古代难得的人才。
颈联“宁知晚节终泉石,岂料英魂閟草莱”,转而表达对韩公雍晚年归隐生活的感慨。韩公雍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既是他个人的选择,也是对官场的一种超脱。然而,这样的生活却让他的英魂被埋没于草野之中,未能得到应有的尊敬和纪念,表达了对韩公雍晚年境遇的遗憾。
尾联“京国少年思识面,楚歌声断使人哀”,最后点明了韩公雍的影响和怀念。即使在京城,年轻的后辈们也渴望能一睹韩公雍的风采,听到他的教诲。然而,韩公雍的去世,使得这种愿望成为不可能实现的遗憾,楚歌声断,表达了人们对韩公雍离世的哀悼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对韩公雍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现实命运之间矛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