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都宪公雍挽诗》
《韩都宪公雍挽诗》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早骑骢马出乌台,万里风云亦壮哉。

岭海威名天下重,庙廊谋箕古人才。

宁知晚节终泉石,岂料英䰟閟草莱。

京国少年思识面,楚歌声断使人哀。

(0)
鉴赏

这首挽诗《韩都宪公雍挽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是对韩都宪公雍的深切缅怀。诗中不仅赞颂了韩公雍的功绩与品德,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之情。

首联“早骑骢马出乌台,万里风云亦壮哉”,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韩公雍年轻时的英姿,他骑着骏马,从乌台出发,驰骋万里,其豪迈之气概令人赞叹。这里运用了“乌台”这一典故,象征官场,同时也暗示了韩公雍的仕途生涯。

颔联“岭海威名天下重,庙廊谋箕古人才”,进一步赞扬了韩公雍的名声和才能。岭海之地,指的是南方沿海地区,这里的“威名”不仅指韩公雍在地方上的声望,更体现了他在治理地方、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庙廊谋箕古人才”则赞美了韩公雍在朝廷中的谋略和地位,暗示他是古代难得的人才。

颈联“宁知晚节终泉石,岂料英魂閟草莱”,转而表达对韩公雍晚年归隐生活的感慨。韩公雍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既是他个人的选择,也是对官场的一种超脱。然而,这样的生活却让他的英魂被埋没于草野之中,未能得到应有的尊敬和纪念,表达了对韩公雍晚年境遇的遗憾。

尾联“京国少年思识面,楚歌声断使人哀”,最后点明了韩公雍的影响和怀念。即使在京城,年轻的后辈们也渴望能一睹韩公雍的风采,听到他的教诲。然而,韩公雍的去世,使得这种愿望成为不可能实现的遗憾,楚歌声断,表达了人们对韩公雍离世的哀悼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对韩公雍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现实命运之间矛盾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临江仙.晚发

玉露未收红蓼冷,曙光初照扁舟。

恶风浊浪打船头。心中多少事,付与水东流。

燕子矶边秋色断,何须惆怅芳洲。

閒云只是伴轻鸥。樽前吟楚些,腰下看吴钩。

(0)

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其七居庸叠翠

断戍颓垣动接连,当时徒说固防边。

洗兵玉叠曾无藉,守德金城信不穿。

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

鸣鞭阿那羊肠道,可较前兹获有田。

(0)

失题·其一

西风官阁别平津,醉酒怀恩一怆神。

举世孤寒皆托命,如公爱养更无人。

山林纵未成长往,沟壑应能脱此身。

反恨南游为日晚,当年负米最伤贫。

(0)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其十三万松岭

翠临城郭迥盘云,老干千年赦斧斤。

湖色江声欣两得,吴山凤峤与平分。

岂争艳冶春光富,时有飕飗天籁闻。

我愿树人常似此,讲堂近接号敷文。

(0)

再叠前韵·其一

等闲憔悴过花辰,药裹吟囊强自亲。

金尽岂忧才共尽,家贫争奈学尤贫。

频惊吴下酒徒散,冷笑长安弈局新。

藉尔璚枝慰饥渴,不教肠胃久生尘。

(0)

春夜杂咏并序·其九

背手巡空垣,皓魄忽堆素。

合睫晖馀凝,低头影相步。

惊禽时一翻,檐花落无数。

微微辨游丝,袅袅入深树。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