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腰芳草抱长堤,南浦年年怨别离。
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
裙腰芳草抱长堤,南浦年年怨别离。
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别离场景。"裙腰芳草抱长堤"以生动的比喻,将青翠的芳草比作女子的细腰,环绕在长堤之上,暗示了离别的地点充满了柔情与哀愁。"南浦年年怨别离"直接点明了主题,南浦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送别的地方,这里的"年年"表达了离别之频繁和情感的持久。
"水送横波山敛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美,流水似乎承载着离人的眼泪,横波荡漾,青山也因离别而显得更加苍翠欲滴。最后,诗人以"一如桃叶渡江时"收束,提及桃叶是王献之与妾桃叶的典故,他们分别时桃叶曾泛舟江上,这里借桃叶渡江的情景,强化了别离的感伤氛围,同时也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深深的离别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孟阳诚哲昆,季方亦难弟。
矫矫江夏黄,联飞盛明世。
谈诗各起予,琳琅远公社。
双凤鸣云中,二龙语天际。
回首华阳宫,故交日殒逝。
晚合盖自倾,居然洞肝肺。
隋珠岂不耀,愧此荷裳系。
归与葺衡杜,白首期勿替。
呜呼大圣人,世或见疑猜。
周公被流言,仲尼困桓魋。
贤材实累身,忠信为祸媒。
苍蝇点白璧,蚊蚋嘘风雷。
麒麟匿郊薮,朱凤成摧颓。
仰天再叹息,沈忧热中怀。
扰扰蜗角争,忉怛劳形骸。
千秋万世后,愚智同尘埃。
群山高不极,回合越西城。
秋入云根净,霜归石耳清。
望中分树色,空外落泉声。
地接天台胜,人含太古情。
林间孙绰赋,谷口子真耕。处处烟霞动,时时?鹤鸣。
几年守真素,一出见平生。
莫遣山灵诮,应高黄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