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苏曼殊所作的《本事诗十首》中的第六首。它以春雨、楼头、尺八箫和浙江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与期待之情。
"春雨楼头尺八箫"描绘了春天细雨中,楼阁之上有人吹奏尺八箫的场景,尺八箫声在春雨中显得尤为凄婉,似乎在诉说着离别之苦。"何时归看浙江潮"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浙江潮水的向往,借潮水的壮观景象寄托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暗示着归期未定的无奈。
"芒鞋破钵无人识"写诗人穿着简朴,行走在陌生的路途上,暗示了他浪迹天涯的生活状态,即使破旧的行头也无人识得他的身份。"踏过樱花第几桥"最后以景结情,通过想象自己走过一处处樱花盛开的桥梁,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爱春春浅如稚童,爱晴连日无雨风。
闭门不出春笑侬,百年容易成老翁。
山茶经霜尚能红,小梅吹雪香正浓。
盍不亟倒琉璃钟,主人好意客亦同。
粉笺乞句酬天公,笔端有气如白虹。
少年射虎南山中,于今尘土蒙雕弓。
安得雷雨鞭蛰龙,拊髀浩气亦欲东。
客有可人期不来,昔人抱恨长悠哉。
可得宦游同一处,家有如愿令人猜。
郊东郊西踏春色,醉舞淋浪花插额。
门前紫骝嘶东风,却折垂杨供马策。
如君岂久居尘泥,好处人知天亦知。
我非夔才识宫羽,此言欲验须他时。
长桥离愁湿烟雨,去日更将归日数。
从今把盏与题诗,故应半是思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