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风露寒,林莽忽摧落。
山家乐馀暇,宾客时剥啄。
开门扫败叶,隔屋供醴酪。
忘情系城府,野兴转淳朴。
白云淡无心,红树相罗络。
山僧亦忘机,逍遥俯虚壑。
此景良己佳,何用翔寥廓。
秋山风露寒,林莽忽摧落。
山家乐馀暇,宾客时剥啄。
开门扫败叶,隔屋供醴酪。
忘情系城府,野兴转淳朴。
白云淡无心,红树相罗络。
山僧亦忘机,逍遥俯虚壑。
此景良己佳,何用翔寥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风露的寒意,以及林木凋零的景象。通过“山家乐”与“宾客时剥啄”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氛围。诗人开门见山,扫除败叶,准备了醴酪,与自然和谐共处,忘却尘世的烦恼,体现出对淳朴野趣的向往。
“白云淡无心,红树相罗络”,运用对比手法,将白云的淡然与红树的热烈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山中的僧人也仿佛融入了这自然之中,忘却机巧,逍遥自在地俯瞰着空谷,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最后,“此景良已佳,何用翔寥廓”,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平静与自由的向往。
春雨何缠绵,幽闺听不足。
昨夜吐明蟾,清光如可掬。
晨起览窗纱,灼灼明朝旭。
苔色自苍凉,庭柯净如沐。
顿复起浓阴,峭寒风断续。
乍雨乍晴天,云霞无定局。
关心数残红,循阑行屈曲。
一鸟忽飞来,啼破晚烟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