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号畏途,祇今开辟尽田庐。
分明总是辛卿赐,谁信兜鍪出裤襦。
十五年前号畏途,祇今开辟尽田庐。
分明总是辛卿赐,谁信兜鍪出裤襦。
这首诗《文村道中》由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时代进步的深刻洞察。
首句“十五年前号畏途”,描绘了过去文村道路的险恶与恐怖,暗示了其曾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地方。接着,“祇今开辟尽田庐”一转,展现出了如今道路的畅通与繁荣,昔日的荒凉之地已变为充满生机的田园。这种强烈的对比,凸显了时间的力量与社会的发展。
“分明总是辛卿赐”,这里的“辛卿”可能指的是辛劳之人或某种推动变革的力量,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赞美了那些为改变文村面貌付出努力的人们。他们通过辛勤工作,使得这片土地得以开发,成为宜居之地。“谁信兜鍪出裤襦”则进一步强调了普通人的力量,意指那些出身低微、衣着朴素的人,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改变了命运,创造了辉煌。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荒凉到繁华的转变过程,同时也颂扬了劳动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对比和转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进步的感慨以及对勤劳者的敬仰之情。
沈恨地。百年战伐能记。
层层劫烬閟重渊,潜虬不起。
但看东海长红桑,蓬莱极目无际。耿长剑,谁更倚。
虞泉坠日难系。鼓声断处月沈沈,浪淘故垒。
返魂槎客若重来,酬君清泪铅水。
夕阳一霎见蜃市。又罡风、吹堕千里。
欲问人间何世。
看寒流涌出,汉家明月,消瘦姮娥山河里。
一架蔷薇月。忆当时、团圆双影,那禁惜别。
十二栏杆人静悄,相对梅花瘦骨。
丁香绾、芙蓉绣结。
一任瑶台莺燕语,卷芳心、不共春争发。
梦魂袅,江天阔。幽怀万种凭谁说。
浑不辨、吴头楚尾,关山难越。
怅前宵、来风雨疾,檐铁声声凄绝。
更莫问、萍踪鸿雪。
我亦飘零红粉泪,和啼鹃、千点应成血。
银缸冷,肝肠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