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
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
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
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
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
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
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
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
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这首宋词《西平乐·小石》是周邦彦所作,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景色以及词人内心的情感流转。开篇"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通过嫩柳在晴日中复苏,小溪停止了雨声,远方的河流尚未完全展现春意,展现了春天的清新和宁静。
"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词人穿着粗布衣裳,感受到春寒料峭,但初升的阳光却顽强地穿透薄云,让人感到一丝暖意。接下来,词人感叹时光如孤鸿远去,自己与池边的菖蒲一同老去,不知前方征途漫长,只能在尘沙中驻足。
"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词人回忆青春年少时的美好,对旧地充满感慨。接着,他描述了周围的自然景色,道路通向遥远的楚地,天空广阔,树木参天,路边的松菊依然如昔,然而自己已非少年。
"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词人向往隐居的生活,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享受琴书相伴的清闲。最后,他感谢友人的好意,邀请他在郑地停留,共度春光,但这反而让漂泊的游子更加思念家乡。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春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对故乡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放船宜夏日,投辖最关情。
西子锦帆径,南菱□桨声。
荀陈车盖集,嵇阮竹林迎。
遂作登龙客,因怜绣虎名。
桃符当令节,兰玉对新英。
水气浸衣裳,云光荡镜平。
吹香帘粉近,访石塔灯明。
箫管晚凉细,歌喉子夜轻。
烛花垂更剪,蕉叶满频倾。
高会应留韵,题诗入酒城。
草木馀小谢,花落怨当时。
鵩鸟才成赋,鲸鱼辄取骑。
中郎那有女,末婢赖为儿。
何意俱消歇,霜兰弱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