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椒盘望太平,迢迢封树雨春正。
虏无一矢留三月,贼止千人系九营。
蕡烛平明呼北极,白环兄弟祝西征。
儿童未作百年虑,长日华林爆竹声。
去岁椒盘望太平,迢迢封树雨春正。
虏无一矢留三月,贼止千人系九营。
蕡烛平明呼北极,白环兄弟祝西征。
儿童未作百年虑,长日华林爆竹声。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安庆元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和平的氛围。
首句“去岁椒盘望太平”,开篇即点明了去年人们期盼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接着,“迢迢封树雨春正”一句,以春雨绵绵、树木葱郁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预示着新的一年将充满生机与希望。
“虏无一矢留三月,贼止千人系九营”两句,描述了去年边境的平静,没有发生战争,敌人也未敢轻举妄动,仅留下少量兵力,显示出国家的强大与稳定。同时,通过“系九营”的细节,形象地表现了对敌人的控制与威慑。
“蕡烛平明呼北极,白环兄弟祝西征”则进一步描绘了新年到来时的庆祝场景。早晨,人们点燃象征吉祥的蕡烛,向北方的北极星祈福,同时也祝愿远征的将士们平安归来。这里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国家的忠诚与祝福,也蕴含了对和平与安全的深切渴望。
最后,“儿童未作百年虑,长日华林爆竹声”两句,以儿童的无忧无虑与欢声笑语,反衬出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孩子们在华美的树林中放鞭炮,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这不仅是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描绘,也是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朝安庆地区在新年之际的和平景象,以及人们对国家安定、和平生活的深深期待与祝福。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