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畦春雨细如毛,菜本青肥挟土膏。
叶底蜗牛曾湿久,诗人犹欲剌升高。
晓畦春雨细如毛,菜本青肥挟土膏。
叶底蜗牛曾湿久,诗人犹欲剌升高。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林子山画菜上有蜗牛故及之》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晨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春雨的轻柔,"晓畦春雨细如毛",将春雨比喻为毛发,形象地展现了雨滴的细微和滋润。接着,他关注到菜叶下的蜗牛,"菜本青肥挟土膏",蜗牛在肥沃的泥土中爬行,滋养着青翠的蔬菜,这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诗人观察到蜗牛在叶底停留已久,不禁联想到其缓慢而坚韧的生活态度,"叶底蜗牛曾湿久",这可能寓言了人生中的沉思与执着。最后,诗人感慨地说,即使蜗牛这样的小生物也能给人以启示,让人思考提升自我,"诗人犹欲刺升高",表达了对蜗牛精神的敬佩和自我提升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蔬菜和蜗牛,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富有诗意和深意。
迢迢北固钟,吹声入篷底。
寸念不自持,推枕夜中起。
蠡船三尺高,下有千里水。
千里东流来,西向去瀰瀰。
水上什百舟,各各异乡里。
沈沈落月中,不知醒者几。
横箫倚孤烛,曼调引悱悱。
宕以疏杨风,毕韵转凄靡。
閒鸥尔何知,槭槭听江汜。
鸥语渐寥落,鸿语接迤逦。
群舟叹息声,纷然杂潮尾。
他乡有今夕,悲来那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