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心虽殊用,灭景宁优劣。
一随业风尽,终归虚妄设。
五阴诚为假,六趣宁有截。
零落竟同归,忧思空相结。
绥心虽殊用,灭景宁优劣。
一随业风尽,终归虚妄设。
五阴诚为假,六趣宁有截。
零落竟同归,忧思空相结。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庾肩吾所作的《八关斋夜赋四城门更作四首》中的第三首,以“西城门死”为题。全诗通过探讨生死、虚妄与现实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首句“绥心虽殊用”,意指人们的心灵虽然各有不同,但追求的目标却大致相同。接着,“灭景宁优劣”则提出疑问,生命的消逝是否能区分出好坏?这句引出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一随业风尽,终归虚妄设”表明了生命最终都会随因果律而消散,归于虚无。这里运用了佛教思想,强调了生命与宇宙间因果关系的普遍性。
“五阴诚为假,六趣宁有截”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现象的本质。五阴(色、受、想、行、识)被认为是构成个体的假象,而六趣(六道轮回)则是生命流转的假象。这两句强调了生命现象的虚幻性。
最后,“零落竟同归,忧思空相结”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指出无论个体如何变化,最终都将归于同一结局,因此无须过分忧虑或执着。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终极归宿的平静接受和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层层深入的哲理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存在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生死问题时的豁达与智慧。
细雨揉丝,微风扇暖,早近饧箫百五。
不卷重帘,拨尽水沉烟炷。
似而今、欲会无由,悔相见、等閒轻度。
况夫人、爱女于归,越山迢递无重数。
纵是春铺锦片,想膝前因忆,谢庭风絮。
月影昏黄,应照绮窗朱户。
叠离恨,泪溢春江,望金闺、云迷烟树。
问钿车、何日重来,展眉峰碧聚。
只恨订交晚。蕙兰气质,鸾凤神情。
更堪羡、名姝国士相并。心钦。
是前缘定,苔岑合,第一知音。
贻新句,愧玉温花馥,褒锡平生。销魂。
分离太易,骊唱愁听声声。况秾花如寝,春水方盈。
丁宁。记同心约,鳞鸿便,问讯须频。
江南好,正绮窗梅放,偕我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