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二十三日雷雹大作》
《五月二十三日雷雹大作》全文
宋 / 汪炎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午热蒸崖嶂,晡时骤雨来。

仍年频见雹,中夏始闻雷。

地撼山疑压,林昏鸟误回。

吾宁识天意,吟苦自生哀。

(0)
注释
午热:中午的酷暑。
蒸崖嶂:蒸腾山崖。
晡时:傍晚。
骤雨:突然的大雨。
仍年:每年。
频见:多次看到。
雹:冰雹。
中夏:初夏。
始闻:初次听到。
地撼:地面震动。
山疑压:山好像要压下来。
林昏:树林昏暗。
鸟误回:鸟儿迷失方向。
识:理解。
天意:上天的旨意。
吟苦:苦于诗思。
生哀:生出哀愁。
翻译
中午炎热蒸腾山崖峭壁,傍晚突然降下大雨。
每年都会多次见到冰雹,夏天才初次听到雷声。
地面震动,仿佛山要塌下来,树林昏暗,鸟儿迷失方向。
我宁愿理解上天的旨意,但苦于诗思,只能自我生发哀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季雷雨来临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天意的思考和个人感情的表达。

“午热蒸崖嶂,晡时骤雨来。”两句勾勒出炎热夏日突然降临的雷雨场景。热气蒸腾于山岩之间,正当太阳高悬时分,倏忽间密集的云朵汇聚成暴雨。

“仍年频见雹,中夏始闻雷。”诗人提及连年来频繁出现冰雹,以及在盛夏才听闻雷声。这里反映了对不寻常气象变迁的观察和感慨。

“地撼山疑压,林昏鸟误回。”用“地撼”形容雷鸣之震动,用“山疑压”形容云层如同要压倒大地,营造出一种天地混沌、自然力量的震撼感。同时,“林昏”和“鸟误回”则描绘了风雨中的森林变得昏暗,鸟儿在慌乱中寻找归宿的情景。

“吾宁识天意,吟苦自生哀。”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现象,思考着天道的奥秘,同时流露出个人内心的苦恼和悲哀。这不仅是对周遭环境的感受,也是对命运与天命关系的深刻体悟。

总体来说,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界的瞬间美感,通过对气象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汪炎昶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长相思.庚寅八月二十四夜自海外归,宿长相思室,感赋二解·其一

风飕飕。雨飕飕。夜静衣寒不自由。与谁熏绣篝。

忆从头。诉从头。枕上银河作泪流。人间无尽愁。

(0)

十六字令.三山海口看桃花,用一山丈韵

花。围住三山卖酒家。扶残醉,唱出海珠霞。

(0)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

唐山流寓话巢痕,潮惠漳泉齿最繁。

二百年来蕃衍后,寄生小草已深根。

(0)

望海潮

人来巴渚,梦回楚泽,蘅兰开遍汀洲。

故国春心,新亭泪眼,可堪沧海沉浮。往事任悠悠。

祗琴边酒畔,重溯清游。

千古名山,寸心得失几时休。熏风又到南楼。

想梅花玉笛,吹落江头。

江左夷吾,隆中诸葛,一时谈笑风流。天际趁归舟。

指青山隐隐,好豁吟眸。

待集湘鸿海燕,双桨发轻鸥。

(0)

菩萨蛮.重开战讯作

白杨烟外荒城路。二分凉月三分雨。又是去年秋。

征人何限愁。沙场风火夜。铁马金戈下。

莫道话曹刘。如谁孙仲谋。

(0)

蝶恋花

梦断前朝金粉地。恼煞游丝,不把流光系。

枉费枕函多少泪。年时谁解芳菲意。

莺语参差风细细。明岁春来,消息何由递。

开落寻常原不计。今生算把来生替。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