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流寓话巢痕,潮惠漳泉齿最繁。
二百年来蕃衍后,寄生小草已深根。
唐山流寓话巢痕,潮惠漳泉齿最繁。
二百年来蕃衍后,寄生小草已深根。
这首诗《台湾竹枝词(其二十)》由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台湾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融合。诗中以“唐山流寓话巢痕”开篇,巧妙地将台湾与大陆的深厚渊源联系起来,暗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接着,“潮惠漳泉齿最繁”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台湾人口的繁盛与多元文化背景,这里的“潮惠漳泉”指的是福建的潮州、惠州、漳州和泉州等地,这些地方的人口迁徙对台湾早期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百年来蕃衍后”则进一步强调了台湾在历经两个世纪的繁衍生息之后,不仅人口数量显著增加,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族群多样性。最后,“寄生小草已深根”以“小草”象征台湾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众多生命与文化元素,生动地表达了它们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之中,寓意着台湾与大陆文化的深厚联系和不可分割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台湾历史上的重要变迁,也深刻揭示了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文化同源的本质,体现了诗人对台湾深厚情感以及对两岸统一的美好愿景。
鸳瓦霜轻,翠帘风细,高门瑞气非烟。
积庆源深,有长庚应梦,乔岳生贤。
妙龄秀发,谢庭兰玉争妍。
名动缙绅,况文章政术,俱是家传。
别有神功厚德,向东州治狱,平反玉函。
高第仙风道骨,锡与长年。
最好素秋时节,有画堂高启宾筵。
何妨纵乐,笙歌捧觥船。
短衣匹马,白头重过洛阳城。百年一梦初惊。
寂寞高秋云物,残照半林明。
澹横舟古渡,落雁寒汀。河山故亭。人与镜、两峥嵘。
争信黄垆此日,深谷高陵。
一时朋辈,谩留住、穷途阮步兵。尊俎地、谁慰飘零。
龙阁先分,凤毛荣继,当世英妙。
山岳储灵,长庚应梦,还订佳辰到。
黄花浥露,碧瓦凝霜,香馥郡斋清晓。
忆当年、青云平步,共喜骤跻华要。
阴功厚德,玉函金篆,锡与世间难老。
注意方浓,分符屡请,雅志人□少。
棠阴□讼,乐府新教,正好醉山频倒。
有谁似、莱衣游戏,萱堂寿考。
争名竞利,恰似围棋。至于谈笑存机。
口幸相谩,有若蜜里藏砒。
见他有些活路,向前侵、更没慈悲。
夸好手,起贪心不顾,自底先危。
深类孙庞斗智,忘仁义,惟凭巧诈譊謑。
终日相征相战,无暂闲时。
常存杀心打劫,往来觅、须要便宜。
一著错,似无常限至,扁鹊难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