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尚飞战斗尘,椎鼓鸣钟天下闻。
岸上荒村尽豺虎,衣冠南渡多崩奔。
何时铸戟作农器,欲倾东海洗乾坤。
干戈未定失壮士,旧事无人可共论。
圣朝尚飞战斗尘,椎鼓鸣钟天下闻。
岸上荒村尽豺虎,衣冠南渡多崩奔。
何时铸戟作农器,欲倾东海洗乾坤。
干戈未定失壮士,旧事无人可共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胡笳十八拍》中的第十三拍。诗中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首句“圣朝尚飞战斗尘”点明了当时正处于战乱之中,朝廷仍需不断征战,暗示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接着,“椎鼓鸣钟天下闻”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频繁和规模之大,鼓声和钟声传遍天下,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广泛影响。
“岸上荒村尽豺虎,衣冠南渡多崩奔”两句,通过描绘荒凉的村庄和逃难的人群,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这里,“豺虎”象征着战争中的暴行和恐怖,而“衣冠南渡”则指大量贵族和士人因战乱而南迁,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动荡和变迁。
“何时铸戟作农器,欲倾东海洗乾坤”表达了诗人对于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强烈愿望。他设想将战争中的武器转化为农具,寓意着将暴力转化为建设的力量,同时“欲倾东海洗乾坤”则表达了彻底清除战争带来的污秽,恢复天地清明的愿望。
最后,“干戈未定失壮士,旧事无人可共论”揭示了战争不仅夺去了无数生命,也使得许多英雄人物失去,历史的真相和过去的辉煌难以被后人知晓。这两句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人才的损失和对历史记忆的破坏,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强烈的现实感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乱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觅官千里赴神京,钟老相传盖更倾。
未必无心唐事业,金丹一粒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