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般离索。只有今番恶。塞柳凄,宫槐落。
月明芳草路,人去真珠阁。
问何日、衣香钗影同绡幕。曾寻寒食约。
每共花前酌。事已休,情如昨。
半船红烛冷,一棹青山泊。
凭任取、长安裘马争轻薄。
几般离索。只有今番恶。塞柳凄,宫槐落。
月明芳草路,人去真珠阁。
问何日、衣香钗影同绡幕。曾寻寒食约。
每共花前酌。事已休,情如昨。
半船红烛冷,一棹青山泊。
凭任取、长安裘马争轻薄。
这首《千秋岁·送远山李夫人南归》由明末清初的女诗人顾媚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开篇“几般离索”,点出离别之苦,随后“只有今番恶”一句,直抒胸臆,将这次离别与以往不同,显得格外沉重。接下来的“塞柳凄,宫槐落”,以景物描写渲染离别的哀愁,塞外的柳树和宫中的槐树在秋风中凋零,象征着离别的凄凉与无奈。
“月明芳草路,人去真珠阁”两句,通过月光下的芳草路和空荡的真珠阁,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后场景的荒凉与寂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问何日、衣香钗影同绡幕”则寄托了对重逢的期待,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曾寻寒食约,每共花前酌”回忆了过去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寒食节的约定,花前的饮酒,这些温馨的画面在离别后变得尤为珍贵。接着“事已休,情如昨”表达了一种虽然世事变迁,但情谊依旧如初的情感,即使现在分离,心中的情感依然如同往昔。
“半船红烛冷,一棹青山泊”描绘了友人南归途中的景象,半船的红烛映照着冷清的水面,一叶扁舟停泊在青山之间,既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也暗示了友人归途的艰辛。最后“凭任取、长安裘马争轻薄”一句,借长安的繁华与轻薄之人,反衬出对友人归途的担忧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以离别为线索,通过景物描写、回忆往事、表达情感,展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