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爱书画,益我难纷陈。
谁谓雕虫技,能写天地真。
闭户到万里,何必舟与轮。
平生好山水,登涉劳精神。
读书苦歰口,有如姜桂辛。
掩卷易茫然,何处问前津。
同志不易得,离合有前因。
金尽交自疏,直言易忤人。
无如绘画妙,披之满室春。
心体得畅适,早晚常相亲。
随笔得奇境,入座耳目新。
再拜书与画,真比席上珍。
中年爱书画,益我难纷陈。
谁谓雕虫技,能写天地真。
闭户到万里,何必舟与轮。
平生好山水,登涉劳精神。
读书苦歰口,有如姜桂辛。
掩卷易茫然,何处问前津。
同志不易得,离合有前因。
金尽交自疏,直言易忤人。
无如绘画妙,披之满室春。
心体得畅适,早晚常相亲。
随笔得奇境,入座耳目新。
再拜书与画,真比席上珍。
这首诗赞美了书画艺术的魅力与价值。诗人陈式金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书画的喜爱,认为书画不仅是雕虫小技,而是能够描绘天地之真的艺术形式。他提到,通过闭门创作,无需舟车劳顿,就能达到远行的效果。诗人还分享了自己对山水的热爱,以及通过阅读书籍所感受到的辛苦与辛辣。他感叹于书籍带来的茫然感,仿佛在寻找一条前行的道路。诗中也提到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易得,以及在交往中的疏远和直言可能带来的困扰。然而,诗人最终将目光转向了绘画,认为绘画如同满室春光,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畅适与亲近。他甚至将书画比作宴席上的珍品,表达了对书画艺术的极高评价。整首诗情感丰富,既展现了诗人对书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招得薰风驱暑,插艾门庭,下帷深寂。
菖蒲酒盏,漫掬流花自涤。
长添线影,閒情消尽,缠臂丝红,沈波菰黑。
拟起湘累问讯,近日湘江秋夜,龙啸消息。
堪笑钟馗倚壁。脚靴手板须半赤。
面目嶙峋甚,算么么群丑,望风辟易。
吟壶清晏,阚室啸梁无迹。
门外黎邱千百变,搅一天风色。
天龙竖指,忘却魔眼擘。
蘋洲沈短日。望素云黄鹤,辽天无极。思悲顿寥寂。
剩锦笺凄调,玉棺铭笔。吟边易篑。
老臣心、词人一席。
痛百年垂死,中兴病枕,几番寻觅。曩昔。
云瑶校曲,桐荫题图,倏成陈迹。
翠微峭壁,傍船指空沈碧。
抚遗编依黯,高歌不忍,泪落江南怨笛。
又伤心、汐社春芜,盟沤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