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呼唤体自述》
《呼唤体自述》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律诗

只贪饮酒与吟诗,炼得丹成身欲飞。

曩劫曾为观大士,前生又是派禅师。

蓬莱旧路今寻著,兜率陀天始觉非。

料我年当三十六,青云白鹤是归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ànshù
sòng / báichán

zhītānyǐnjiǔyínshīliàndānchéngshēnfēi

nǎngjiécéngwèiguānshìqiánshēngyòushìpàichánshī

péngláijiùjīnxúnzhùdōutuótiānshǐjuéfēi

liàoniándāngsānshíliùqīngyúnbáishìguī

注释
只:仅仅。
贪:过分喜好。
饮:喝酒。
酒:酒精饮料。
吟:吟诵。
诗:诗歌。
炼:修炼。
丹:道教中的内丹。
身:身体。
欲:想要。
飞:飞翔。
曩劫:过去世。
观大士:拜见菩萨。
派禅师:类似禅师的身份。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旧路:旧时的道路。
寻著:寻找。
兜率陀天:佛教中的天界。
觉非:意识到不是。
料:估计。
当:应当。
三十六:古代指人的寿命。
青云:高空的云彩,象征高官显位。
白鹤:象征长寿和仙道。
归期:回归或预期的时间。
翻译
只贪恋饮酒和作诗,修炼丹药后感觉身体要飞升。
过去世曾拜见大菩萨,前世身份又似禅师。
如今重访蓬莱仙路,才发现兜率天并非归宿。
算算年纪应是三十六,期待着乘鹤直上青云归去。
鉴赏

诗人以对酒与吟咏为乐,通过这两种方式达到心灵的超脱和精神的飞扬。"炼得丹成身欲飞"暗示了诗人通过修行达到了高深的境界,仿佛即将羽化登仙。

"曩劫曾为观大士,前生又是派禅师"两句表明诗人在过去的世中或曾是一位高僧,或是一位精通佛法的大士。这样的设定增添了诗人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对佛学和道家的深刻理解。

然而,诗人并不沉迷于过去的辉煌,而是转而寻找现世中的仙境。在"蓬莱旧路今寻著"中,蓬莱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诗人现在又开始追寻这条通往神秘世界的道路。

接下来的"兜率陀天始觉非"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虚幻之间界限的感悟。兜率陀天是佛教中的一层天堂,而诗人在这里指出了即使是在美妙如同仙境的地方,也能认识到这并非真实,体现出诗人的超然物外。

"料我年当三十六,青云白鹤是归期"则流露出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三十六岁在古代被认为是一个人生经历了大半而又即将进入更高境界的转折点。而"青云白鹤"象征着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生活,表明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期待——回到一个更接近自然和精神本真的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修行与超脱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于返璞归真,追寻永恒境界的渴望。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履道见和复答之十首·其八

静闻斗牛奔,闲数群蚁过。

秋风拂庭槐,枕书欲酣卧。

(0)

访双池老不遇其子觉先求诗为作此

芒鞋竹杖快新晴,天迥游丝百尺轻。

沃若柔桑连野绿,炯如白鸟照溪明。

逢山有寺幽欣集,对客开轩午梦清。

曦竟未回凭阁久,忽闻高柳子规声。

(0)

快亭

太丘作邑付弦歌,剩得清闲可奈何。

满地棠阴惊昼永,小亭诗眼觉天多。

佳眠夏簟便光滑,醉耳松风喜再过。

想见句成书棐几,侍儿浓笑出微涡。

(0)

次韵题西林廓然亭

堂堂叶脱露遥天,自炷临轩一穗烟。

贵客独游聊尔耳,道人相见亦欣然。

是身已悟浮沤久,万象中观宝镜圆。

寄语横机莫相试,刻舟甘作小乘禅。

(0)

余昔居百丈元夕有诗后十年是夕过京师期子因不至

北游烂熳看并川,重到皇州及上元。

灯火风光记前事,管弦音节试新翻。

期人不至情如海,穿市归来月满轩。

忽忆寒岩曾独宿,雪窗残夜一声猿。

(0)

与晦叔至奉新

欲去未成还执手,西风疏雨晚丝丝。

暗惊岁月行飘忽,那更人生苦别离。

君已到心工笔语,我今归计老茆茨。

冷斋后夜谁同宿,莫向灯前读此诗。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