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离寒谷士逢春,释褐来年暂种芸。
自笑老为梅少府,可堪贫摄鲍参军。
酒醒往事多兴念,吟苦邻居必厌闻。
推却簿书搔短发,落花飞絮正纷纷。
莺离寒谷士逢春,释褐来年暂种芸。
自笑老为梅少府,可堪贫摄鲍参军。
酒醒往事多兴念,吟苦邻居必厌闻。
推却簿书搔短发,落花飞絮正纷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春天到来时,从山谷中归来的景象。"莺离寒谷士逢春"一句,"莺"指柳鸟,即燕子,"莺离"意味着它们离开了寒冷的谷地,这是春至的象征,而士人则是在这样的季节中遇到了春天。这表达了一种回归自然、拥抱新生的情感。
"释褐来年暂种芸",诗人提到过去穿的是粗糙的布衣(褐),而现在则在去年种植了些许草本植物——茵芋(芸)。这里可能隐含着一种生活状态的改善,或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向往。
接下来的"自笑老为梅少府",诗人自嘲自己年迈,变得像梅花一样孤独,但仍保持着一份清高脱俗的品格。"可堪贫摄鲍参军"则表达了即使在贫困中,也能坚守自己的节操,就如同历史上以贫贱自居而不失节操的鲍参。
"酒醒往事多兴念",诗人在酒醒后对过去的事物产生了许多感慨。"吟苦邻居必厌闻"则表达了一种担忧,认为自己的吟咏之声可能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厌烦。
最后两句"推却簿书搔短发,落花飞絮正纷纷",诗人一边推开堆积的书籍,一边用手搔弄着自己短暂而凌乱的头发。在这样的氛围中,外面则是春天的景象——花瓣纷纷扬扬。这两句充满了对知识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迁、个人境遇以及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士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
冲泥踏雨路何长,怪底梅粘屐齿香。
碧水丹山武夷境,黄鹂白鹭辋川庄。
谁怜梦笔江淹老,自笑吟诗杜牧狂。
兄弟流年联甲子,主宾妙曲协宫商。
有儿莹洁颜如玉,叹我催颓发似霜。
莫负他年鸡黍约,时将踪迹恣相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