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南溟滨,湖山隐荒僻;
日月几升沈,云烟相叠积。
何来沙河翁,侨寓事开辟;
欲以文字位,易我混沌席。
卧者劖其腹,立者雕其额;
伏者琢其背,蹻者镌其蹠。
湖光照山容,伤痕纷如列。
我顽亦何知,闻之屐游客;
不誇笔墨奇,但叹湖山厄。
胜事未足传,我骨碎何益!
愿言风雅人,高文补其隙。
我家南溟滨,湖山隐荒僻;
日月几升沈,云烟相叠积。
何来沙河翁,侨寓事开辟;
欲以文字位,易我混沌席。
卧者劖其腹,立者雕其额;
伏者琢其背,蹻者镌其蹠。
湖光照山容,伤痕纷如列。
我顽亦何知,闻之屐游客;
不誇笔墨奇,但叹湖山厄。
胜事未足传,我骨碎何益!
愿言风雅人,高文补其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偏远湖山之间的感受,以及对一位名叫沙河翁的人物的奇特想象。沙河翁以雕刻技艺赋予石头生命,试图用文字和艺术来改变周围混沌的环境。然而,这种改造带来的是伤痕累累的山石,反映出自然与人文冲突的悲剧。诗人感叹自己的无知,只能作为游历者见证这一过程,对于艺术创作的价值表示质疑,认为胜事并未流传,个人的付出无济于事。最后,诗人期望真正的风雅之人能以高超的文章弥补这一遗憾,赋予更多意义。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