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印空来点窄,三贤十圣那可测。
匡庐万叠云锦乡,鄱湖万顷水精国。
篆文见得甚分明,元是一字不著画。
拍来号令人与天,顿教古道长颜色。
我应隔江,合十声啧。
一印印空来点窄,三贤十圣那可测。
匡庐万叠云锦乡,鄱湖万顷水精国。
篆文见得甚分明,元是一字不著画。
拍来号令人与天,顿教古道长颜色。
我应隔江,合十声啧。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月涧所作,名为《送印空书记》。诗中以“一印印空来点窄”开篇,巧妙地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以“印”为喻,描绘出一种深邃而微妙的意境。接下来的“三贤十圣那可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感,暗示着智慧与道德的无限可能。
“匡庐万叠云锦乡,鄱湖万顷水精国”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壮丽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将庐山比作云锦之乡,鄱阳湖比作水精之国,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篆文见得甚分明,元是一字不著画”则揭示了诗中的核心思想——文字与真理的关系。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并不在于文字的堆砌,而在于简洁明了的一字之言,这与佛家的“一语成佛”理念相呼应,强调了言简意赅的重要性。
“拍来号令人与天,顿教古道长颜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印空书记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言行举止能够启发人心、连接天地的期待。这里的“古道”既指传统的道德准则,也象征着永恒不变的真理之道。
最后,“我应隔江,合十声啧”以诗人自述的方式结束,表达了对印空书记的深切祝福,希望他能跨越时空的界限,以虔诚之心传播智慧的光芒。
整首诗构思精巧,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是对人生、智慧、道德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探讨。
跨鹤仙姿,掣鲸老手,从来眼赤腰黄。
更词源峡水,才刃干将。
处处欢谣载路,时时秀句盈囊。
牛头山畔,烦公敛惠,许我分光。
逢迎锦里,话旧从容,谁知各整行装。
况正好、登高怀古,择胜寻芳。
少缓红莲开幕,何妨黄菊浮觞。
等闲分首,征尘去后,目断斜阳。
夜来井络参躔,使星一点明如昼。
谁将天上麒麟,钟作人间英秀。
从橐仪刑,御屏名姓,暂烦衣绣。
问西川父老,新来喜跃,缘何事、曾知否。
今代澄清妙手。为公家、忧心如疚。
几年繁赋,一朝输代,恩民特厚。
初度佳辰,恰逢长至,从来希有。
但只将一部,欢声百万,与公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