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玉无因再倚,坐荆偶此同班。
老去谁开东阁,朝来空对西山。
立玉无因再倚,坐荆偶此同班。
老去谁开东阁,朝来空对西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次韵赠答洪觉范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以“立玉无因再倚,坐荆偶此同班”起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立玉”,无法再次依靠,而将对方比作“坐荆”,两人偶然同处一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接着,“老去谁开东阁,朝来空对西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年华已逝,无人再为他开启东阁,只能在清晨对着西山独自感慨。这里不仅流露出岁月不饶人的无奈,也暗含着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宋代文人诗风的特点。
恨莺花渐老,但芳草、绿汀洲。
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难买春留。
梅花向来始别,又匆匆,结子满枝头。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悠悠。岁月如流。
叹水覆、杳难收。凭画阑,往往抬头举眼,都是春愁。
东风晚来更恶,怕飞红、拍絮入书楼。
双燕归来问我,怎生不上帘钩。
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
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
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
岂惟彼相忧,固是吾徒耻。
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
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