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久雨》
《久雨》全文
明 / 宋登春   形式: 五言律诗

秋作田家苦,黄梁夜自舂。

衡茅难久雨,桑柘易凄风。

懒织从新妇,荒锄教小童。

诗成还独笑,天地一衰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连绵阴雨中的劳苦生活,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困顿与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家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首联“秋作田家苦,黄梁夜自舂”,开篇即点明主题,秋天本是农忙时节,而“黄梁夜自舂”则暗示着农人不分昼夜地劳作,即便在夜晚,也要舂米以供日常所需,形象地表现了农事的繁重和生活的艰辛。

颔联“衡茅难久雨,桑柘易凄风”,进一步描绘了农人面临的自然环境之恶劣。衡茅,指的是简陋的茅屋,难以抵挡长时间的雨水侵袭;桑柘,代表了农人的生计来源,却在凄厉的寒风中显得脆弱不堪。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农人在恶劣天气下的无助与艰难。

颈联“懒织从新妇,荒锄教小童”,揭示了农家人手不足的困境。新妇因“懒织”而被责备,小童则被迫参与荒废的锄地工作,反映出家庭劳动力的紧张和分配的不合理。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人家庭内部的压力与矛盾。

尾联“诗成还独笑,天地一衰翁”,以诗人的自我反思结束全诗。诗人独自创作诗歌,却在笑声中透露出一丝悲凉,仿佛是在嘲笑自己的无力与世态的炎凉。最后一句“天地一衰翁”更是点明了诗人对自身老去、对社会现状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人生活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辛酸,以及他们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的挣扎与无奈。诗中既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也蕴含着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是一首具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

作者介绍

宋登春
朝代:明

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八癸未中秋,吉文共马德昌泛江

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

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

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

客有洞箫者,泪下不能收。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

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

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

起舞酹英魄,馀愤海西流。

(0)

忆秦娥·其一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

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

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0)

大酺.春寒

任琐窗深、重帘闭,春寒知有人处。

常年笑花信,问东风情性,是娇是妒。

冰柳成须,吹桃欲削,知更海棠堪否。

相将燕归又,看香泥半雪,欲归还误。

漫低回芳草,依稀寒食,朱门封絮。少年惯羁旅。

乱山断,敧树唤船渡。

正暗想、鸡声落月,梅影孤屏,更梦衾、千重似雾。

相如倦游去。掩四壁、凄其春暮。休回首、都门路。

几番行晓,个个阿娇深贮。而今断烟细雨。

(0)

喜儿辈归宁

凛凛寒威欲挟绵,棱棱病骨只忻眠。

灯花璀璨人归后,云色苍茫雪作天。

百岁光阴宁有几,四时饮啄且随缘。

拥炉莫厌团圞乐,节物峥嵘又一年。

(0)

春日即事三首·其二

野草闲花无姓名,疏篱幽径渐敷荣。

贫居阅尽人间事,只有东风不世情。

(0)

贺新郎·其七戊戌寿张守

南国秋容晚。晓寒轻、菊花台榭,拒霜池馆。

试向壶山堂上望,万顷黄云刈遍。

总吃著、君侯方寸。

不要汉廷夸击断,要史家、编入循良传。

春脚到,福星见。家家香火人人愿。

要还他、庆元狨座,建炎蝉冕。

稳奉安舆迎两国,谁谓山遥水远。

福寿比、河沙难算。

来岁而今黄花节,早骖鸾、入侍瑶池宴。

风浩荡,海清浅。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