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远楼次敏斋陈先生韵》
《见远楼次敏斋陈先生韵》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目欲穷千里,楼头著意看。

云横知岫远,野迥觉天宽。

对景诗怀壮,乘风衣袂寒。

主人还解事,容我恣凭阑。

(0)
翻译
目光想要穷尽千里之遥,特意登上楼头欣赏。
云层横亘,知道山峦遥远;野外空旷,感觉天空更加辽阔。
面对美景,心中豪情壮志油然而生;尽管衣衫随风飘摇,感到有些寒冷。
主人深知情趣,允许我随意倚靠栏杆欣赏。
注释
目:目光。
欲:想要。
穷:穷尽。
千里:千里之遥。
楼头:楼顶。
著意:特意。
看:欣赏。
云横:云层横亘。
知:知道。
岫:山峦。
远:遥远。
野迥:野外空旷。
觉:感觉。
天宽:天空辽阔。
对景:面对景色。
诗怀:诗兴。
壮:豪情壮志。
乘风:衣衫随风。
衣袂:衣袖。
寒:寒冷。
主人:主人。
还:仍然。
解事:懂得情趣。
容:允许。
恣凭:随意倚靠。
阑:栏杆。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杨公远所作,名为《见远楼次敏斋陈先生韵》。诗中表达了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领略自然景致的心境。

"目欲穷千里,楼头著意看。"

此二句表现了诗人站在楼头,对着无限的天际,心怀壮志,想要将视线延伸至千里之外,彰显出一种超脱尘世、放眼世界的宏伟情怀。

"云横知岫远,野迥觉天宽。"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观察自然景物的心境。云层横亘于山岫之间,让人感受到距离的渺茫;而广阔的原野则让人体会到天地的辽阔,心灵得以放松和扩展。

"对景诗怀壮,乘风衣袂寒。"

此处展示了诗人的豪情逸致。在面对这般景色时,诗人不禁吟咏起壮丽的诗篇,似乎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便是秋风中也感到了一丝凉意,但这并未减弱他内心的热烈和创作的激情。

"主人还解事,容我恣凭阑。"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诗人请求楼主允许自己在这里尽情地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将心灵寄托于窗栏之上,无拘无束地沉浸在这份美景中。

整首诗通过对远方的眺望,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黎茂才飞云见惠丫兰作此谢之

楚泽根移远,谢庭色更幽。

何期丛菊日,忽掷纫兰秋。

绿叶阶前润,丹茎畹里抽。

会须勤折佩,披拂暗香浮。

(0)

吴明府惕予奏绩入省转赴端州便归省觐时值七夕赋此寄怀

起视明河淡不流,鹊桥斜挂彩云浮。

独凝双眼怜司马,谁共孤舟看女牛。

千里秋风回楚甸,片帆烈日向端州。

裁班舞罢承欢后,早转飞凫莫滞留。

(0)

偕苏玄山念吾叔侄景山经佐昆玉集山房对菊

携尊娱永夜,促席傍花移。

香送金飙转,英含月露垂。

竹林推并美,玉树总堪奇。

际此凌霜候,同著傲雪姿。

(0)

答五羊梁存吾区白斋诗笺遂和原韵·其一

千里同心岂偶然,琴诗应许我随肩。

情如白雪宜三弄,眼见青山又几篇。

明月精神无梦扰,浮萍身世任风牵。

何时茅屋烟霞里,磨剑归来趁壮年。

(0)

白云洞

西樵胜迹朝元洞,万丈丹梯紫翠连。

濯雨飞虹淩白日,干云孤剑插青天。

灵姬玉瑟秋仍响,仙客龙宫夜不眠。

五百年来应有会,石门金简向谁传。

(0)

夜坐有怀仰川并寄二弟

灵洲祖席重离群,秉烛狂歌酒半醺。

天地还谁知此意,江山嗤我负斯文。

怀君梦绕三江月,忆弟情依五岭云。

南首北驰无限意,岸梅汀柳共欣欣。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