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维鄂渚楫,又上岳阳舟。
行住皆无系,身轻波上沤。
寺连龙井近,山压洞庭流。
回望王城里,还来持钵游。
初维鄂渚楫,又上岳阳舟。
行住皆无系,身轻波上沤。
寺连龙井近,山压洞庭流。
回望王城里,还来持钵游。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僧人归返君山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的融合。首句“初维鄂渚楫,又上岳阳舟”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僧人从鄂渚出发,最终到达岳阳的情景,仿佛是沿着长江的水路,踏上了心灵的旅程。接着,“行住皆无系,身轻波上沤”两句,表达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无论是行走还是停留,都如同波上的泡沫般轻盈自在,没有尘世的牵挂。
“寺连龙井近,山压洞庭流”则将目光转向了目的地——君山,这里不仅有靠近龙井的寺庙,还有被洞庭湖水流所环绕的壮丽山色,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最后,“回望王城里,还来持钵游”两句,既是对僧人即将离开繁华都市的感慨,也是对其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暗示着无论身在何处,僧人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着对佛法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归返君山的旅途之美,以及其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超然,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大雅久沦丧,斯道在东林。
先正有遗徽,穹然山水深。
浩渺纵孤舟,云居远追寻。
登涉怀往迹,旷望悦幽心。
群峰散平湖,空翠来苍岑。
伊人虽缅邈,虚室悬鸣箴。
矧兹溯流风,因之白雪吟。
投琼意何厚,赓歌良不任。
自昔期古处,靡靡遂至今。
日月忽西驰,岁暮苦寒侵。
愿言告良友,努力嗣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