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炉峰十载馀,重来相对雪消初。
湖中怒长阳侯气,林外先生佛子庐。
鼎镬梦回山屐在,尘埃业重草堂疏。
匆匆未副登临愿,终拟诛茅赋卜居。
一别炉峰十载馀,重来相对雪消初。
湖中怒长阳侯气,林外先生佛子庐。
鼎镬梦回山屐在,尘埃业重草堂疏。
匆匆未副登临愿,终拟诛茅赋卜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雪后望庐山》,描绘了诗人时隔多年再次来到庐山的情景。首句"一别炉峰十载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时间的流逝,十年后再访,正值雪后初晴,显得格外清新。"湖中怒长阳侯气"运用比喻,将湖面的蒸腾之气比作阳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生动展现了庐山的生机与活力。
"林外先生佛子庐"点出庐山中有僧人的居所,暗示了山的宁静与禅意。"鼎镬梦回山屐在"借梦境表达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山屐犹在,却已物是人非。"尘埃业重草堂疏"感慨世事纷扰,使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更加清晰。
最后两句"匆匆未副登临愿,终拟诛茅赋卜居"表达了诗人未能尽兴游览的遗憾,以及对未来希望能在此地隐居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的深深眷恋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