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情怀,销魂滋味,从今渐渐都娴。
此去长途,怎生消受春寒。
愁心定逐轮蹄去,对银灯、坐到更阑。
意绵绵、絮语千般,携手窗前。
送君去后登楼望,指晴烟漠漠,重叠云山。
寄语西风,几时吹转征帆。
相思料得蓬窗底,拥寒衾、离恨难删。
卜金钱、刚盼泥金,又盼归鞍。
惜别情怀,销魂滋味,从今渐渐都娴。
此去长途,怎生消受春寒。
愁心定逐轮蹄去,对银灯、坐到更阑。
意绵绵、絮语千般,携手窗前。
送君去后登楼望,指晴烟漠漠,重叠云山。
寄语西风,几时吹转征帆。
相思料得蓬窗底,拥寒衾、离恨难删。
卜金钱、刚盼泥金,又盼归鞍。
这首《高阳台·送瑟庵应春官试》是清代词人俞庆曾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词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思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开篇“惜别情怀,销魂滋味”,直接点明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接下来,“从今渐渐都娴”一句,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离别之痛会逐渐淡去,但此处的“娴”字,却也暗示着即使时间能冲淡离愁,那份深情却难以忘怀。
“此去长途,怎生消受春寒。”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漫长而寒冷的旅程,词人对其旅途中的艰难表示关切与担忧。愁心随行,与友人一同远去,直到夜深人静,灯下相对,千言万语化为绵绵情话,携手共度时光。
“送君去后登楼望,指晴烟漠漠,重叠云山。”送别之后,词人独自登楼远眺,只见烟雾弥漫,山峦重重,既是对友人远行的遥望,也是内心深处对未来的忧虑与期盼。
“寄语西风,几时吹转征帆。”希望西风能够将友人的船帆吹回,表达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深切期待。这一句不仅寄托了词人的思念之情,也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福。
“相思料得蓬窗底,拥寒衾、离恨难删。”想象友人在遥远的地方,独处蓬窗之下,寒夜难眠,心中满是离别的愁绪。这不仅是对友人的牵挂,也是词人自我情感的投射。
最后,“卜金钱、刚盼泥金,又盼归鞍。”卜卦求签,期盼友人能带来好消息,急切地盼望友人归来。这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焦急与期待。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离别之苦、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动容。
群龙涸死鳄鱼生,瀛海波涛日夜鸣。
两岛提封同黑痣,廿年正朔奉朱明。
勤王独奋争天力,事父终羞干蛊名。
试问奇男元库库,何如当日郑延平。
据浙都闽迹渺然,中兴事业委荒烟。
沉沙欲折周郎戟,断水难投战士鞭。
北向称兵天不共,东来辟国地孤悬。
孝陵风雨生秋草,未许遗臣荐豆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