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冠未必似羊裘,出处当时已熟筹。
但得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卧林丘。
英雄陈迹千年在,香火空山万木秋。
自笑黄尘吹鬓客,爱来祠下系孤舟。
蝉冠未必似羊裘,出处当时已熟筹。
但得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卧林丘。
英雄陈迹千年在,香火空山万木秋。
自笑黄尘吹鬓客,爱来祠下系孤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柽所作的《题钓台》,通过对钓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蝉冠未必似羊裘”暗示了对权势的淡泊,认为高官厚禄不一定要像古代隐士那样披羊裘垂钓;“出处当时已熟筹”则表明诗人对出仕与归隐的选择早已深思熟虑。
接下来,“但得诸公依日月,不妨老子卧林丘”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贤达如日月般照耀人间,而自己则选择在山林中过着闲适的生活,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颈联“英雄陈迹千年在,香火空山万木秋”描绘了钓台作为英雄遗迹,虽岁月流转,但仍被后人怀念,寄托着人们对英雄的景仰。
尾句“自笑黄尘吹鬓客,爱来祠下系孤舟”以自嘲的方式,说自己在尘世奔波,却偏爱来到这英雄祠堂,系舟驻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英雄的亲近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对个人选择的思考,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