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犹孩笑,萱堂七箸边。
免怀头白日,伤性血衰年。
苦请终无帝,穷呼岂有天。
代身如可得,争赴是黄泉。
昨日犹孩笑,萱堂七箸边。
免怀头白日,伤性血衰年。
苦请终无帝,穷呼岂有天。
代身如可得,争赴是黄泉。
这首诗《哀述(其一)》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老年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昨日犹孩笑”,描绘了过去岁月中,老人还如同孩童般欢笑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回忆。然而,转眼之间,“萱堂七箸边”一句,将读者带入了现实,老人已站在了人生的边缘,与母亲共处的时光变得珍贵而短暂。
接下来,“免怀头白日,伤性血衰年”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逐渐斑白,身体机能衰退,生命的活力逐渐消逝,这种变化让人心生伤感。
“苦请终无帝,穷呼岂有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与绝望的情绪。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无论是向神明祈求还是大声呼喊,似乎都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这种无力感让人感到悲哀。
最后,“代身如可得,争赴是黄泉”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与对死亡的恐惧。如果能够换一个身体,那么是否愿意去面对死亡?这个问题既展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也反映了对未知世界的恐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老年阶段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
驱犊过前溪,和烟带雨犁。
莳田循界畔,撷水任高低。
妇女成行列,乡邻合作齐。
鼓催沿土俗,歌答和禽啼。
清风徐拂面,霞彩淡粘绨。
时踏闲云径,或过青草堤。
朝同杲日出,暮向茅庐栖。
抱瓮忘机械,娱宾有黍鸡。
纷纷是与非,不到陇之西。
笑杀途中客,急鞭催马蹄。
昔年梦想庾关胜,此日初探岭上春。
驿路渐看征骑远,梅枝先寄授经人。
忆余少小怀孤尚,雄心直抗千秋上。
风尘落落十馀年,谁复百金酬澼絖。
明月从教按剑疑,白雪终投郢客知。
不但风云逢遇合,还将山水对襟期。
从此孙阳垂一顾,骥尾青云高自附。
万里初腾伏枥躯,八荒任纵追风步。
辞行犹未入增江,缟带先投珠浦傍。
近腊沐霜随处满,遥天鸿雁自成行。
庾关此去长安迩,黄金依旧悬燕市。
敢道浮名致此身,且抗前旌报国士。
珍重缄题转自怜,绛帷回首思茫然。
帝城夜望郎星耀,南海应知凤凰传。
荏苒亲闱已十年,而今捧檄转依然。
綵衣舞后情偏剧,绛帐开来鬓尚玄。
漫道竹林誇二阮,即教芹舍兆三鳣。
韩山峍屼堪千古,姓字还同北斗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