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述·其九李陵》
《读史述·其九李陵》全文
明 / 魏学洢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李陵飞将雏,千弩应弦倒。

万里搏单于,匈奴不堪埽。

箙中花箭尽,鼓死龙城道。

名败志不成,身与毡帷老。

日落望乡台,酸风嘶荒草。

子卿不相理,十年恨盈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李陵的故事,情感深沉,充满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和对历史命运的反思。

首句“李陵飞将雏”以“雏”字形象地描绘出李陵年轻时的英姿,仿佛他还是初出茅庐的将领,充满着无限的可能和希望。接着“千弩应弦倒”一句,展现了李陵在战场上的英勇和威力,千箭齐发,敌人应声倒下,彰显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勇气。

“万里搏单于,匈奴不堪埽”则进一步描绘了李陵远征匈奴的壮举,他独自一人面对强大的敌人,最终迫使匈奴无法抵挡。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李陵的个人英雄主义,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

“箙中花箭尽,鼓死龙城道”描述了战斗的激烈和残酷,箭矢耗尽,战鼓也在龙城的路上停止了轰鸣,暗示了战争的结束和生命的消逝。这不仅是对战场景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名败志不成,身与毡帷老”表达了李陵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最终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在异域度过余生。这句话蕴含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和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

“日落望乡台,酸风嘶荒草”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夕阳西下,李陵站在望乡台上,眺望着远方的家乡,四周是荒草和呼啸的冷风,充满了孤独和思念。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子卿不相理,十年恨盈抱”表达了对友人苏武的思念和遗憾,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者被匈奴扣留,与李陵分隔多年,未能相互慰藉。这句话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失去挚友的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李陵的故事,展现了英雄的悲壮与无奈,以及对家国、友情的深切怀念,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作者介绍
魏学洢

魏学洢
朝代:明   字:子敬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生辰:约1596——约1625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你喜欢

石榴黄莺

风流公子着金衣,赏遍韶华未肯归。

万绿园林红一点,又来此处惜芳菲。

(0)

赠李县丞升浔州经历

郎官才美旧哦松,又著黄堂赞画功。

两地民心怀惠泽,一襟忠气贯晴虹。

清浔湛月秋无底,白简凝霜笔有锋。

早展经纶登要路,虞廷补衮待夔龙。

(0)

送柴中书给假归省

冠盖集都门,仙舟迟明发。

握手临郊衢,踌躇不能别。

问子去何为,有母头如雪。

自从游宦来,庭闱音问缺。

问子何来时,严程讵能越。

况兹葵藿心,悬悬在丹阙。

亲恩江海深,君恩天地阔。

兴言忠与孝,相看增蕴结。

欲赠杨柳枝,秋高不堪折。

矫首送征鸿,北风何烈烈。

(0)

马图

九逵驰道惯腾骧,牧向郊原暂脱缰。

新水溶溶春草绿,风光宛似华山阳。

(0)

追和亢宗陈主事见寄韵

载酒同游忆去年,荷花荡里醉乘船。

香分榄子焚金篆,茶拣春芽煮玉泉。

绕廓好山多似画,到村荒径直如弦。

灵岩石上题诗遍,昭代才名岂浪传。

(0)

送江公子大潜归临安

闻道临安风景好,凭君问讯近何如。

钱王台榭久芜没,逋仙梅花今有无。

物态人情那异昔,湖光山色想如初。

他时登览定相忆,烦寄一封云锦书。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