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柴中书给假归省》
《送柴中书给假归省》全文
明 / 邓林   形式: 古风

冠盖集都门,仙舟迟明发。

握手临郊衢,踌躇不能别。

问子去何为,有母头如雪。

自从游宦来,庭闱音问缺。

问子何来时,严程讵能越。

况兹葵藿心,悬悬在丹阙。

亲恩江海深,君恩天地阔。

兴言忠与孝,相看增蕴结。

欲赠杨柳枝,秋高不堪折。

矫首送征鸿,北风何烈烈。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林所作的《送柴中书给假归省》。诗中描绘了送别柴中书归家探亲的情景,充满了对亲情的深厚情感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首句“冠盖集都门,仙舟迟明发”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壮观,众多官员的车马聚集在京城门口,柴中书乘坐的豪华船只在黎明前缓缓启程。接下来,“握手临郊衢,踌躇不能别”则细腻地刻画了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诗人与柴中书在城郊的道路上紧紧相握,心中满是离别的愁绪。

“问子去何为,有母头如雪”表达了对柴中书此行目的的关切,询问他为何要离开,因为他母亲的头发已经斑白,年事已高。接着,“自从游宦来,庭闱音问缺”点明了柴中书因外出为官而与家中亲人联系减少的事实,流露出对家庭的思念之情。

“问子何来时,严程讵能越”表达了对柴中书归途安全的担忧,询问他何时归来,是否能够顺利穿越艰难的行程。最后,“况兹葵藿心,悬悬在丹阙”以葵花向阳比喻柴中书对朝廷的忠诚,即使身处远方,心也始终牵挂着朝廷。

“亲恩江海深,君恩天地阔”赞美了亲情与君恩的伟大,强调了两者之间的深厚情感。接下来,“兴言忠与孝,相看增蕴结”表达了对柴中书忠孝两全的期望,希望他在忠于国家的同时,也不忘孝顺母亲。

“欲赠杨柳枝,秋高不堪折”表达了诗人想要赠予柴中书象征离别的杨柳枝,但秋天的高风使得折取不易,暗示了离别的不易与痛苦。最后,“矫首送征鸿,北风何烈烈”以仰望飞鸿、感受北风的凛冽,形象地描绘了送别时的凄凉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亲情、忠孝、官场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邓林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薄暮过新庄山脚

芳塍历历径平沙,修竹柴门野老家。

牛背数声村笛远,渡头十里酒旗斜。

晴云曳白归春岫,落日摇红幻暮霞。

此际吟情溪上好,閒看田父话桑麻。

(0)

山阴陆少海,浙东名下士也。每过从潜园,潜园待之逾于常客。促膝论文,口占以赠

腹笥便便学问充,机、云想克嗣宗风。

笔锋秀颖兰亭近,文境恢奇禹穴通。

略有牵情方杜牧,竟无识字类扬雄。

醇醇儒者彬彬质,赏曲聆音自不同。

(0)

遣怀

鹧鸪声里尽荆棘,几度欲行行不得。

辜负名山滞浪游,神情惨淡无颜色。

床头欲置少文图,触景生情频转侧。

嗟余生晚值时艰,关河万里悲风寒。

何时特出披云手,歼灭豺狼类屠狗。

王道平平汗漫游,贮满奚囊诗百首。

千寻峭壁落云烟,准备兔毫大如帚。

(0)

与客谈乾草湖山景偶成

瘴重云封密,山高日出迟。

岩腰樵径险,岭脊戍楼危。

乱树缠长棘,深林叫怪鸱。

燐燐多鬼火,隐约夜阑时。

(0)

青潭晚泊

晚泊澄潭上,游踪寄短篷。

溪烟生落日,野烧极遥空。

艇小閒渔父,牛高稳牧童。

自然成习惯,所业在其中。

(0)

夜同戴芝轩煮茗弹琴即事

小阁绝纤埃,岩隈际水隈。

池波清浴月,林鹤老巡梅。

茶煮团名雀,琴弹曲作雷。

戴逵高兴在,良夜喜同陪。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