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箨带残霜,新苞出旧房。
浅深俱有得,遍界不曾藏。
所贵无枝叶,何须较短长。
此君知此意,相赠独盈筐。
落箨带残霜,新苞出旧房。
浅深俱有得,遍界不曾藏。
所贵无枝叶,何须较短长。
此君知此意,相赠独盈筐。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中的一个日常场景——采挖竹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笋从“落箨”到“新苞”的生长过程,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状态。通过“浅深俱有得,遍界不曾藏”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表达了竹笋虽无枝叶,却遍布于天地之间的生命力与广泛性。
“所贵无枝叶,何须较短长”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竹笋品质的赞赏,认为它们无需与其它植物比较长短,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足够珍贵。最后,“此君知此意,相赠独盈筐”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比作“此君”,它似乎理解了诗人的欣赏之情,并慷慨地赠予诗人一筐竹笋,这一细节增添了诗歌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竹笋的自然美和生命力,也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深深敬仰。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