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陈万乘托南游,计縳功臣户牖侯。
鸟尽弓藏何所恨,山东隆准薄千秋。
会陈万乘托南游,计縳功臣户牖侯。
鸟尽弓藏何所恨,山东隆准薄千秋。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登陈西城感淮阴事》以历史典故为题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首句“会陈万乘托南游”描绘了淮阴侯韩信在功成名就后被刘邦派遣南游的场景,暗示了他的被疏远和被疑忌。“计縳功臣户牖侯”进一步揭示了韩信被封为“户牖侯”(即侯爵的一种,意指被囚禁在家中)的命运,暗含了他最终被吕后所杀的结局。
“鸟尽弓藏何所恨”借用“鸟尽弓藏”的成语,比喻韩信功成之后不再被需要,遭人废弃,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惋惜之情。“山东隆准薄千秋”则借“山东”指代韩信出身之地,强调他的才能与气概,然而“薄千秋”则暗示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短暂地位,即使有过辉煌,也难以长久流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对韩信悲剧命运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思考。
疏林步玉。有素禽飞倦,花底常宿。
翠袖天寒,娇影亭亭,含情半露丛竹。
萧条纸帐云才暖,觅胜迹、枝南枝北。
倚短箫、谱出双声,却笑缟仙孤独。
怊怅岩扉静掩,菊泉未荐得,谁吹寒绿。
冷抱芳心,不染繁华,合守空山茅屋。
残年剩腊匆匆去,感旧事、细翻歌曲。
怕晚钟、一霎斜阳,画里乱愁盈幅。
掠鬓梳鬟,弓鞋宰袖,不惯从来。
但经营料理,茶铛茗盏,亲供洒扫,职分当该。
还谢天公深有意,便生就粗疏丘壑才。
将衰矣,斜阳日影,短景频催。
闲身不妨多病,且凭他、废苑荒台。
伴香浓琴静,百城南面,青编满架,湘轴成堆。
一缕茶烟和芋煮,只数点秋花手自栽。
都休也,蝇头蜗角,于我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