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屐枯筇一老翁,灯前自笑发如蓬。
泠泠月浸荒庭竹,淅淅风凋古井桐。
病思未苏秋尚浅,醉魂初醒夜方中。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高屐枯筇一老翁,灯前自笑发如蓬。
泠泠月浸荒庭竹,淅淅风凋古井桐。
病思未苏秋尚浅,醉魂初醒夜方中。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通过对一位独自在秋夜中沉思的老翁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寥的情感世界。首句“高屐枯筇一老翁”,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步履蹒跚、手持枯筇(竹杖)的老者,足见其年迈之态。次句“灯前自笑发如蓬”则通过自嘲式的笑容,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无奈。
接下来两句“泠泠月浸荒庭竹,淅淅风凋古井桐”,以月光洒在荒凉庭院的竹子和秋风吹落古井边的梧桐叶,营造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寓言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
“病思未苏秋尚浅,醉魂初醒夜方中”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身体欠佳,思绪纷乱,即使借酒浇愁,醒来后却发现夜色正浓,更深人静,加重了孤独感。
最后两句“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诗人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寄托于南飞的大雁,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挂念以及自己身处异乡的孤寂。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孤独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