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暑夜独坐》
《暑夜独坐》全文
明 / 张煌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炎熇如酷吏,入夜气犹蒸。

晞发凉初透,撚须兴欲乘。

风斜穿密牖,月午漏疏藤。

四壁虫声咽,谁堪一语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张煌言的《暑夜独坐》,描绘了炎炎夏日夜晚的景象。诗人以"炎熇如酷吏"比喻暑热之猛烈,如同严苛的官吏般令人难以忍受。夜晚依然热气蒸腾,显示出夏日之夜的闷热。"晞发凉初透"写出了稍感凉意时,湿发微凉的片刻舒适,"撚须兴欲乘"则流露出诗人略带闲适的心情,似乎想借抚须的动作来排遣暑热。

"风斜穿密牖",透过窗户的缝隙,微风带来一丝清凉,"月午漏疏藤"则描绘出月光穿过稀疏的藤蔓,营造出宁静的氛围。然而,"四壁虫声咽"一句,以虫鸣的低沉声音反衬出四周的寂静,更显孤独。最后,"谁堪一语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意,即使有片刻的凉意,也无法驱散深夜的冷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触,展现了暑夜的独特意境,既有夏日的热烈,又有诗人的孤独与清凉心境。

作者介绍
张煌言

张煌言
朝代:明   字:玄著   号:苍水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620—1664年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你喜欢

丘园歌为少司成王师竹题

谁从城市理丘壑,三径园林小负郭。

锦川瞥见堕芙蓉,英岭俄令混沌凿。

神鳌顶上峙三山,巨灵掌中擘五岳。

丰隆夜策雨师来,青天一面玄冥开。

摇曳长虹跨碧水,轮菌玫瑰绣苍苔。

绿竹森森敞亭榭,白云片片落樽罍。

六月林间疑积雪,虚牖明窗自皎洁。

静处常焚百合香,经行时采三花襭。

重岚千仞起眉端,飞流十道沫如屑。

若有人兮冠嵯峨,被薜荔兮带女萝。

户内烟霞聊稳卧,倒屣招邀日相过。

以兹搆楼字见贤,贤首高人踞上座。

座上琼编护绛纱,胸中五色烂云霞。

邺侯癖书藏满架,惠子多方陈五车。

别有萧斋仅环堵,别有丈室拟净土。

酒徒至此且踌躇,瞿昙老子閒挥麈。

主人翱翔翰墨林,许身已比双南金。

孤槎奉使华阳里,雄词扬马相浸淫。

三吴豪士俱辟易,鞭挞中原无坚敌。

鼎食不繫鸿鹄心,垂天曾息鲲鹏翼。

拄颊桐山佛顶茔,浮杯浉水鸭头绿。

壶中浮丘天地宽,杖底卢敖寰宇窄。

买断春风费几钱,何须踏遍长安陌。

长安使者传尺书,不分幽人解玉鱼。

簪笔来承金马诏,骊驹为驾蒲轮车。

主人嗒尔谢山灵,猿鹤相猜鸥鸟惊。

猿鹤亦莫猜,鸥鸟亦莫惊。

清泉白石稔天性,朝市金门寄隐沦。

君不见王先生廿载文章海内名,但道汉廷登三事,还长辟雍称五更。

群衿坐拥门如水,疏槐寂寂鸣新莺。

主人澹泊长如此,何必丘园老岁星。

我披丘园图,我歌丘园曲。

衡山山房四壁云,卧龙岗头数椽屋,至今千载留芳躅。

平泉花木徒纷纷,埋没尘埃走狐鹿。

终陪温树拂袖归,寄语丘园暂绾毂。

(0)

季春贺门人陈廷瑜新婚·其一

笙歌满院醉春风,翠绕珠围烛影红。

百两在门星在户,瑶池春煖戏双鸿。

(0)

寄江文卿刘叔通·其三

我穷初不为能诗,笑杀吹竽滥得痴。

莫向人前浪分雪,世间真伪有谁知。

(0)

望秦陵

雄心虽盖世,竟亦弃群臣。

役重倾天下,时危启圣人。

石麟空举首,银海罢流春。

陇阙今无复,应深行路尘。

(0)

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诗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

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

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

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

钗长逐鬟髲,袜小称腰身。

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

工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

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0)

登茅山

久矣厌朝市,心栖岩壑幽。

今朝复何朝,陟此苍峰秋。

玉宇正寥廓,风籁寒飕飗。

平生获壮观,万里供寸眸。

烟岚缥缈中,青原间桑畴。

琳宫一何丽,突出寒岩陬。

茅君此仙去,遐想希前修。

胡为尘玉踪,岁月徒悠悠。

何当乘云虬,八表同周流。

念念竟忘言,凝神入冥搜。

彷佛鸾鹤音,还来故山游。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