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无月歌》
《中秋无月歌》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阊阖朦胧积霜霰,玉宇琼楼看不见。

人间冷淡作中秋,酒徒败兴诗客倦。

金风只解吹雨来,不肯扫开云一片。

嫦娥飞上第几天,良宵却闭广寒殿。

仙桂森森千丈高,岂是妖蟆可吞咽?

九重高绝事难知,雾里瞻天眼空眩。

霓裳曲调长寂然,蟾蒐何曾暂时见。

安得仙客与梯空,直到月宫游一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朝崧在中秋之夜所见的无月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阊阖朦胧积霜霰”以朦胧的门阙和积雪象征着中秋夜的晦暗,暗示了月亮的缺席。接下来的“玉宇琼楼看不见”,进一步渲染了月色不明的气氛。

诗人感叹人间的冷清,中秋佳节却无月,使得饮酒的人兴致全无,诗人自己也感到疲倦,缺乏灵感。“金风只解吹雨来,不肯扫开云一片”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奈,秋风未能驱散乌云,遮蔽了月亮的光芒。

诗人借嫦娥和月宫的典故,如“嫦娥飞上第几天”、“广寒殿闭”,表达了对月圆人不圆的深深遗憾。他质疑寻常人如何能接近那高洁的仙境,“仙桂森森千丈高,岂是妖蟆可吞咽”,暗示了月亮的神秘和遥不可及。

最后,诗人感叹“九重高绝事难知,雾里瞻天眼空眩”,表达了对月宫真相的好奇和仰望,以及对人间与仙境之间距离的无奈。结尾处“霓裳曲调长寂然,蟾搜何曾暂时见”,流露出对月宫传说中美好音乐和神话人物的向往,但现实中却无法一睹其真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中秋无月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大司马张公惟静著皇明文苑成复为先公作诔敬赋以谢

不烦分洛见经纶,泉石清时业自新。

四海文章归藻鉴,九朝人物借陶钧。

歌中春雪元无敌,字里风霜若有神。

痛杀宣城遗烈在,中兴一颂有名臣。

(0)

少司徒清丰吕公枉驾见访即席有作

十年天地竟何如,回首沧桑感慨馀。

之郡未悬徐稚榻,应门先报吕安车。

休论白眼狂时事,且出青山著后书。

郡酒便如漳水浊,可能相见不踌躇。

(0)

过德州不及访于鳞有寄·其二

北风吹土染征裘,岐路安期可自由。

疋练转深吴马色,千金不散鲍山愁。

青萍合日方为剑,白雪寒时独倚楼。

最好渐圆新夜月,片帆无赖下扬州。

(0)

立春前一日雪

晓色千林起倦鸦,卧惊飞雪点窗纱。

今朝残腊犹堪瑞,明日逢春恐是花。

沾处渐怜鸳甃薄,舞来还傍翠楼斜。

总饶郢客无新调,未许东风媚谢家。

(0)

答赠谷明府嗣兴

蚤闻垂橐大江还,谢病春深薜荔关。

岂为避仇之海上,欲留题句满人间。

樽前白苧空矜调,镜里黄金可驻颜。

我亦元龙无客礼,云门碧树许谁攀。

(0)

塞外得李伯承比部见寄诗有感

蓟门春草易临岐,回首风尘始自悲。

鸿雁书来明月戍,故人吟罢白云司。

曲中杨柳知相忆,别后刀环未可期。

闻道朱弦多怅望,莫将流水受人疑。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