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又晚。风劲落红如剪。睡起绣床飞絮满。
日长门半掩。不管离肠欲断。听尽梁间双燕。
试上小楼还不见。楼前芳草远。
春又晚。风劲落红如剪。睡起绣床飞絮满。
日长门半掩。不管离肠欲断。听尽梁间双燕。
试上小楼还不见。楼前芳草远。
这首宋词《谒金门·暮春》是康与之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和词人内心的情感。"春又晚。风劲落红如剪",通过"晚春"和"风劲",传达出暮春时节风雨交加,花朵凋零的凄凉画面,"如剪"一词则形象地刻画了花瓣被风吹落,仿佛被剪刀裁剪的场景。
"睡起绣床飞絮满",词人以"飞絮"象征春日的纷飞柳絮,烘托出室内慵懒闲散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春光的消逝。"日长门半掩",进一步描绘出春日漫长,主人公独自在半掩的门后,透露出孤独与落寞。
"不管离肠欲断",直接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情感,"离肠欲断"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听尽梁间双燕",以燕子成双入对反衬词人的孤寂,更添愁绪。最后两句"试上小楼还不见。楼前芳草远",词人试图登楼眺望,却依然不见所想之人,而楼前的芳草又延伸到远方,增添了无尽的思念和失落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景色,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和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