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枣树湾》
《宿枣树湾》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枣树湾西乱石矼,萧萧落木见秋江。

渔郎击楫悲歌意,不道风吹上客窗。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孝光的《宿枣树湾》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中通过“枣树湾西乱石矼”这一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然野趣的环境之中,乱石矼暗示了地形的崎岖与自然的原始风貌。接着,“萧萧落木见秋江”一句,以“萧萧”形容落叶的声音,既渲染了秋日的肃杀之气,又勾勒出一幅秋叶飘零、江水悠悠的画面,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之美。

“渔郎击楫悲歌意”则引入了人物活动,渔郎在江面击桨划船,其歌声中似乎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慨或是对远方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融入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不道风吹上客窗”一句,笔锋一转,将读者的视线从室外引向室内,暗示了一种由外而内的精神触动,仿佛是自然界的风声,不经意间触动了旅人的思绪,引发其对自身境遇和外界世界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富含哲思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感悟,体现了元代文人诗作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特点。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清明日野外閒步

处处青帘似见招,杖藜试踏绿裙腰。

衰翁难结寻春伴,蝴蝶相随过小桥。

(0)

孝烈皇后挽诗·其一

母德仪天下,慈恩与地平。

玄心何降割,赤子自含情。

宝镜馀鸾彩,琼楼杳凤声。

沉沉宫漏永,秋月为谁明。

(0)

赠张白河年兄出守汝州

忽忆当年曾附骥,况从早岁亦登龙。

客心每共论天上,宦迹无端向洛中。

山绕水长常带雨,花逢春暮不禁风。

悬知出牧歌初沸,有诏抡材下汉宫。

(0)

用韵报李宗明二首·其二

古来辇毂下,不畜隐沦人。

况有龙门旧,宁无兽锦新?

江山政如画,松柏自宜春。可是东城曲?

过从步屧频。

(0)

奉酬段御史登岳阳楼之作时分理盗贼至海康

谁能手铺湘水平,刬却君山看洞庭。

昔人已骑黄鹤去,楼前乱芷春兰青。

岂知绣衣后千载,远违凤阙来江城。

凭高吊古落日紫,领客置酒开云屏。

酒酣点笔赋新句,薄海传诵令人惊。

忆我初游白玉京,与君联步趋承明。

手宣皇猷敷帝绩,济济学士如登瀛。

一行竟堕万里外,回首沧浪思濯缨。

守官区区事无补,惟有白发欺人生。

䍧牱水外万竹底,四时鸟语烟边鸣。

忽忽此地复相见,恍如幽梦求仙灵。

中宵秣马不遑暇,君又北乡予南征。

如兹后会复何日,念之使我双涕零。

宫中圣人总四溟,所过海岳须澄清。

铁冠峨峨望天下,青霄快展皆修程。

由来豺虎伏仁兽,况有鹰隼当秋横。

明夜相思隔云岛,月落高台闻笛声。

(0)

检校菊吟

百华已烂漫,虐雨更及晨。

疾风吹青空,好日丽芳邻。

自知园居僻,少与繁会亲。

编篱种黄菊,元不计秋春。

昨朝新芽吐,大叶已轮囷。

轩昂各有意,未谓非其神。

故庐陵云下,苦壤多荆榛。

孤芳久不见,贳酒问远人。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