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昌平道中》
《昌平道中》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山家未夕昏,半已掩柴门。

车马争途疾,牛羊下坂喧。

春阴入陵树,雨色过湖村。

谁道相如病,犹堪守汉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昌平道中的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联“山家未夕昏,半已掩柴门”描绘了一幅山村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山间的农舍还未完全沉浸在夜色之中,部分人家已经关闭了柴门,准备迎接夜晚的到来。这里通过“未夕昏”和“半已掩柴门”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几分忙碌的乡村生活氛围。

颔联“车马争途疾,牛羊下坂喧”则转向描绘了乡村道路上的繁忙景象。车马在狭窄的路上疾驰而过,显示出乡村交通的活跃;而牛羊则在山坡上缓缓下坡,它们的叫声此起彼伏,为这宁静的乡村生活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颈联“春阴入陵树,雨色过湖村”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自然风光。春日的阴云笼罩着山陵上的树木,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郁色彩;而雨水则从远处的湖边村落飘过,带来了清新湿润的气息。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阴雨天气与乡村的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画卷。

尾联“谁道相如病,犹堪守汉园”以典故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坚守职责、不畏困难的精神的赞美。这里借用司马相如的故事,暗示即使身处困境,也应像相如那样坚韧不拔,继续守护着自己的理想与家园。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昌平道中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社会的一角,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坚守精神的颂扬。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为陆文若画梅四首·其二

廓处寒多峻节持,山桥病马识君迟。

上元灯火春常在,臣里容光梦岂知。

肯伴晓云依北渚,几看暮雀上南枝。

而今驿使疏慵甚,安得攀条寄所思。

(0)

扬州即事四首·其四

琼瑶远寄墨犹新,过访壶园迹已陈。

甘四桥头一回首,空留明月吊诗人。

(0)

甲戌春初赴罗墅湾二首·其二

童时旧事不堪论,就傅曾从通德门。

四载沧桑前度认,百年乔木几家存。

盈阶兰玉绵先泽,入社须眉仰达尊。

太息渭阳馀硕果,那禁情话到三更。

(0)

途中杂咏四首·其二

云树苍茫霁色开,绿波如画水潆洄。

篷窗閒凭抛残粒,引得游鱼逐队来。

(0)

望家书二首·其一

屈指隔重慈,一年又半矣。

何以慰羁愁,所幸书一纸。

忆昔别母时,干戈方未已。

长江限南北,扰扰苦流徙。

家贫亲且老,饥驱无定止。

遥知倚闾人,日日念游子。

昨宵魂梦中,髣髴归乡里。

中夜起徘徊,梦境难悬拟。

频望消息来,万金真可抵。

胡为年复年,沈沈竟如此。

登高望白云,独叹秋风里。

(0)

翟家庄逆旅壁间澉上钓徒八绝绝佳依韵和之·其八

松楸新垄手亲栽,驱马重寻市骏台。

惭愧薄游无一事,此行端为看山来。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