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洛阳记室双鬓皤,不忍荆棘埋铜驼。
西风忽念鲈鱼鲙,归来江上眠秋波。
又不见甫里先生心更苦,河朔生灵半黄土。
夕阳蓑笠二顷田,口诵羲黄思太古。
二君隐沦岂得已,一生不及鸱夷子。
吴宫鹿走越山高,脱缨径濯沧浪水。
丈夫此身系乾坤,岂甘便老菰蒲根。
古今得失一卮酒,我欲起酹汀鸥魂。
君不见洛阳记室双鬓皤,不忍荆棘埋铜驼。
西风忽念鲈鱼鲙,归来江上眠秋波。
又不见甫里先生心更苦,河朔生灵半黄土。
夕阳蓑笠二顷田,口诵羲黄思太古。
二君隐沦岂得已,一生不及鸱夷子。
吴宫鹿走越山高,脱缨径濯沧浪水。
丈夫此身系乾坤,岂甘便老菰蒲根。
古今得失一卮酒,我欲起酹汀鸥魂。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孚所作的《三高祠》,通过对洛阳记室和甫里先生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诗中以洛阳记室双鬓斑白,不愿埋没于乱世之中,怀念鲈鱼之美味,渴望归隐江湖为引,展现了他们超然物外的心境。甫里先生则心忧黎民疾苦,尽管拥有二顷田,但仍向往古代圣贤的生活。
诗人通过两位隐士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不受尘世束缚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对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深深忧虑。最后,诗人以“丈夫此身系乾坤”表达出不甘平凡,想要以己之力影响世事的决心,而“古今得失一卮酒,我欲起酹汀鸥魂”则寄托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己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元代文人对隐逸与社会责任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