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端拱白云乡,扣额何时上绿章。
威凤祥麟都网尽,后人谁更说昭王。
玉皇端拱白云乡,扣额何时上绿章。
威凤祥麟都网尽,后人谁更说昭王。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所作的《诚夫兄寄都下杂诗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玉皇(道教神话中天庭的主宰)为引子,描述了一种理想化的场景,玉皇在云端的仙境中保持着庄重和威严。他似乎在思考何时能向天帝呈上绿色的奏章,这可能象征着对人间事务的关心或对公正的祈求。
接下来,诗人通过“威凤祥麟都网尽”一句,表达了对世间美好事物(如贤良之士)被尽数搜罗殆尽的感慨,暗示了社会变迁或人才凋零的现实。最后,诗人发出疑问:“后人谁更说昭王?”昭王在此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有明君之称的人物,诗人担忧未来是否还有人能像昭王那样被后世铭记和称赞。
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玉皇和天象表达对人间世事的深沉反思,以及对贤明政治的向往。
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
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
根本会于一,枝叶数万千。
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
兹乃读书旨,涵泳当忘年。
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
亦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
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
众理斯旁通,如海会百川。
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
超然得我心,枘凿非方圆。
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
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
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
祗足骋驰骛,与道实天渊。
瑱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
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
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
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
一旦忽冰释,花柳春无边。
此时案上书,始可付蹄筌。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其一读书亭》【宋·陈文蔚】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根本会于一,枝叶数万千。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兹乃读书旨,涵泳当忘年。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亦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众理斯旁通,如海会百川。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超然得我心,枘凿非方圆。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祗足骋驰骛,与道实天渊。瑱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一旦忽冰释,花柳春无边。此时案上书,始可付蹄筌。
https://shici.929r.com/shici/K8ExFPBh.html
铜壶阁上看明月,身在千寻白银阙。
十年肺渴今夕平,皓然胸次堆冰雪。
恨无仙掌出云表,更取坠露和玉屑。
夜阑三叹下危梯,明日人间火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