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朱孔晖澹归俗婿也来自武林时澹归与予度夏海幢孔晖因从予品戒于其归送诗三章·其二》
《朱孔晖澹归俗婿也来自武林时澹归与予度夏海幢孔晖因从予品戒于其归送诗三章·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俗缘忽已断,亲入丈人峰。

话堕疏林月,情消午夜钟。

秋波归路阔,别思客心重。

谁识团圞意,庞家尚觉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孔晖在度夏期间与释今无一同度过的时光,以及他即将离开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首句“俗缘忽已断”,表达了朱孔晖摆脱尘世杂务,心灵得到净化的状态。接着,“亲入丈人峰”则暗示他与释今无之间深厚的师徒关系,如同父子一般亲密。

“话堕疏林月,情消午夜钟”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月光和钟声赋予情感,暗示对话的深入和情感的交融。月光洒在稀疏的树林上,钟声在午夜响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秋波归路阔,别思客心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宽阔的归途与沉重的离别之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当前相聚时光的珍惜。

最后一句“谁识团圞意,庞家尚觉浓”则表达了对团聚时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深厚理解。即使在庞家(这里可能指某种特定的场合或环境)中,这种团聚的情感依然浓厚,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林初心

溪上开樽洗客尘,千篇高咏句清新。

春风冠盖英雄梦,夜雨江湖老大身。

万里燕山驰壮气,十年吴国起閒人。

时来须得文章力,去看薇花紫禁春。

(0)

吴淞江上谩兴二首·其二

露冷草根鸣蟋蟀,雨晴花影转蛸蟏。

一家四散知何在,独对林间喜鹊巢。

(0)

明仁殿进讲五首·其一

春日君王出殿迟,千官帘外立多时。

觚棱雪转寒无奈,先许儒臣到讲帷。

(0)

送林希元应奉赴上虞县尹

居庸雪消河水深,南行赖有买舟金。

相如多病因能赋,东野长贫为苦吟。

已许姓名辞凤阙,更传声价到鸡林。

白头作县临东海,谁识先生去住心。

(0)

和马仲皋立秋韵

酒尽青山暮,书从白雁过。

长风断疏雨,阙月挂明河。

故国逢人少,新秋到客多。

不知沧海上,何日罢干戈。

(0)

送国字张教授

九鸟弹羽鳌断足,六龙飞光昼相逐。

何人造书泄机巧,夜夜天阴闻鬼哭。

岐山凤远科斗空,弋鸟殳虫渐湮伏。

太史方垂鼎足金,丞相已变钗头玉。

下邽拘囚死复生,三千晚奏云阳狱。

自从毛锥擅楷法,今古纷纷踵遗躅。

天生真人起北方,更遣浮图出身毒。

六书垂世尽谐声,八体弥文贵句曲。

黄钟大吕徒协和,铁画银钩谩摹录。

大音直与造化同,阴翕阳舒验疏数。

先生典教元非轻,直使昌言被殊俗。

归来系马在堂阶,莫厌微官就羁束。

人生得志亦有时,万里晴天伫黄鹄。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