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鸟弹羽鳌断足,六龙飞光昼相逐。
何人造书泄机巧,夜夜天阴闻鬼哭。
岐山凤远科斗空,弋鸟殳虫渐湮伏。
太史方垂鼎足金,丞相已变钗头玉。
下邽拘囚死复生,三千晚奏云阳狱。
自从毛锥擅楷法,今古纷纷踵遗躅。
天生真人起北方,更遣浮图出身毒。
六书垂世尽谐声,八体弥文贵句曲。
黄钟大吕徒协和,铁画银钩谩摹录。
大音直与造化同,阴翕阳舒验疏数。
先生典教元非轻,直使昌言被殊俗。
归来系马在堂阶,莫厌微官就羁束。
人生得志亦有时,万里晴天伫黄鹄。
九鸟弹羽鳌断足,六龙飞光昼相逐。
何人造书泄机巧,夜夜天阴闻鬼哭。
岐山凤远科斗空,弋鸟殳虫渐湮伏。
太史方垂鼎足金,丞相已变钗头玉。
下邽拘囚死复生,三千晚奏云阳狱。
自从毛锥擅楷法,今古纷纷踵遗躅。
天生真人起北方,更遣浮图出身毒。
六书垂世尽谐声,八体弥文贵句曲。
黄钟大吕徒协和,铁画银钩谩摹录。
大音直与造化同,阴翕阳舒验疏数。
先生典教元非轻,直使昌言被殊俗。
归来系马在堂阶,莫厌微官就羁束。
人生得志亦有时,万里晴天伫黄鹄。
这首元代诗人贡师泰的《送国字张教授》以奇特的想象和深邃的哲思,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变化的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对文字、历史、命运以及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开篇“九鸟弹羽鳌断足,六龙飞光昼相逐”,以神话般的场景开始,九鸟象征着力量与秩序,而鳌断足则暗示着某种破坏或变革的力量。六龙飞光则可能代表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世界观。
“何人造书泄机巧,夜夜天阴闻鬼哭”一句,将书写与机巧联系起来,暗示文字背后隐藏着复杂的人类智慧与情感。夜晚的鬼哭则可能象征着人类行为的后果,或是对过去失误的哀悼。
接下来,“岐山凤远科斗空,弋鸟殳虫渐湮伏”描绘了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冲突,凤象征着文明与知识,而科斗可能是古代的文字形式,暗示知识的传承。弋鸟殳虫的消失,则可能意味着某些传统或价值观的消逝。
“太史方垂鼎足金,丞相已变钗头玉”通过太史和丞相的变化,反映了权力与地位的更迭,以及历史进程中人物角色的转变。
“下邽拘囚死复生,三千晚奏云阳狱”这一句充满了悲剧色彩,描述了个体命运的无常与复杂,即使在监狱这样的极端环境中,生命也可能经历生死轮回。
“自从毛锥擅楷法,今古纷纷踵遗躅”指出文字工具(毛锥)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与创新之间关系的思考。
“天生真人起北方,更遣浮图出身毒”提到北方的真人的出现,以及佛教(浮图)的传播,反映了宗教与哲学思想对社会的影响。
“六书垂世尽谐声,八体弥文贵句曲”强调了文字的多样性和其在表达上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到了音乐(大吕)与书法(铁画银钩)的艺术价值。
“大音直与造化同,阴翕阳舒验疏数”将音乐与自然法则相联,体现了和谐与平衡的重要性。
“先生典教元非轻,直使昌言被殊俗”赞扬了教育者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言论能够影响不同文化和社会。
最后,“归来系马在堂阶,莫厌微官就羁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拘泥于官职的束缚。
“人生得志亦有时,万里晴天伫黄鹄”以黄鹄飞翔的形象结束,寓意人生机遇的短暂与珍贵,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与高远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文字、历史、命运、自然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世界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三山六鳌背,翠水扶桑东。
鸡鸣上海日,海面玻瓈红。
仙人骑鸾凤,呼我游云中。
云中有金阙,谓是天帝宫。
明星列两藩,琪树光玲珑。
太一坐端门,白发映青瞳。
授我玉篆文,赤蛇蟠九虹。
出入元化先,寿命齐老童。
因逢青鸟使,遂造东王公。
素女如莲华,歌喉弦管同。
顾盼动环佩,振迅若轻鸿。
化为五色光,倏然随长风。
有菀者林,众鸟萃之。我欲张罗,榛楛翳之。
既砺我斧,又饬我徒。孰是奥秽,而不剪除。
爰升于虚,以相乃麓。有条我纲,载秩我目。
有鸟有鸟,五采其章。??喈喈,率彼高冈。
张之弗获,忧心且伤。寤寐怀思,曷云能忘。
有鸟五采,亦既来止。昭其德音,以相君子。
君子岂弟,其仪是若。艾而张矣,云胡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