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径馀清霭,琳宫护翠微。
孤亭秋月下,半榻暮云归。
桂馥林间集,泉声竹里飞。
安禅吾亦适,虚白坐相依。
石径馀清霭,琳宫护翠微。
孤亭秋月下,半榻暮云归。
桂馥林间集,泉声竹里飞。
安禅吾亦适,虚白坐相依。
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夜宿时的静谧与幽美。首联“石径馀清霭,琳宫护翠微”以“石径”、“清霭”、“琳宫”、“翠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神秘的氛围。接着,“孤亭秋月下,半榻暮云归”两句,通过“孤亭”、“秋月”、“半榻”、“暮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感,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桂馥林间集,泉声竹里飞”则将视觉与嗅觉、听觉相结合,桂花的香气在林间聚集,泉水在竹林中潺潺流淌,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最后,“安禅吾亦适,虚白坐相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即使是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邃的思考空间。
晓鸡啼彻满屋霜,征夫促装何太忙。
车儿载脂午驾轭,关山满目阻且长。
出门即是天涯路,教妾那能不回顾。
空闺未必伤别离,远道唯忧事辛苦。
车轮声远渐不闻,东西去住从此分。
妇人自古不出门,妾身安得随车尘。
音书寂寞谁相问,两毂那知行远近。
愿君一去早回车,莫使青铜泣霜鬓。
桃花流水到柴门,好似罗浮烟雨村。
江海别来双鬓短,朋簪盍处一堂繁。
欢娱敢忘明君赐,唱和偏清此夜魂。
天地有情吾辈健,浮云世事不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