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叩松轩积有年,光尘融泄一愚贤。
视民每羡如刍狗,治国常思烹小鲜。
只道牛边休执杖,谁知琴上亦忘弦。
湛然稍异香山老,不学空门不学仙。
参叩松轩积有年,光尘融泄一愚贤。
视民每羡如刍狗,治国常思烹小鲜。
只道牛边休执杖,谁知琴上亦忘弦。
湛然稍异香山老,不学空门不学仙。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耶律楚材的作品,他以刘正叔的韵脚进行创作。诗中表达了诗人长期在松轩参悟,追求智慧与贤德的心境。诗人视百姓如同刍狗,体现出他对民众的深深关怀,强调治国如烹小鲜,需谨慎细致。他自嘲在牛旁边也不忘职责,即使在弹琴时也能保持专注,不忘记政务。诗人与香山老者相比,虽然心境澄明,但并未完全遁入空门或追求仙道,而是保持着积极入世的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政治理想和责任感。
双鸾作镜锦为带,潜繫胸前入厨拜。
红衫贴地祝灶君,行人消息君应闻。
昔时对镜骄颜色,今向青铜卜消息。
出门小胆行綷縩,人影镜中潜更退。
道遇儿童捉嬉子,知定郎归先兆喜。
归来胸冷菱花热,抱镜同眠数圆缺。
应知镜破即归期,三更恰见月如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