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蜃楼转盼中,经纶还羡素丝风。
年年内府输云锦,谁道天南杼柚空。
家国蜃楼转盼中,经纶还羡素丝风。
年年内府输云锦,谁道天南杼柚空。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织造官李受平的精湛技艺与高尚品德。首句“家国蜃楼转盼中”,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比作转瞬即逝的海市蜃楼,暗示国家的兴衰无常,强调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接着,“经纶还羡素丝风”一句,赞美李受平如同驾驭轻柔丝线的巧匠,其技艺高超,令人钦羡。通过“经纶”这一词语,不仅指出了李受平在织造领域的卓越成就,也暗含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智慧与能力。
“年年内府输云锦”描绘了李受平每年为朝廷贡献出精美绝伦的云锦,展现了他作为织造官的勤勉与奉献精神。云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华贵与吉祥,此处不仅赞扬了李受平的作品之美,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谁道天南杼柚空”则表达了对李受平技艺之高的赞叹,意为即使在遥远的南方,他的织造技艺也足以媲美北方,填补了南方织造业的空白,彰显了其技艺的卓越与广泛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受平织造技艺的高度评价,既赞美了其个人才华,也颂扬了他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在艺术领域所达到的高度。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诗人薛始亨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技艺超群、品德高尚的织造官形象,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手工艺人价值的认可与尊重。
驱车复驱车,驾言适他乡。
他乡非故里,相知邈何方。
败叶鸣寒蛩,素月流空房。
仰视河汉高,安得凌风翔。
商飙下木叶,游子寒无衣。
山川良阻修,岁暮胡不归。
目送孤飞鸿,羽翼未有依。
愿言守真素,毋劳歌式微。
山高性所乐,好山何处无。
平生乐山夜入梦,神游历历皆方壶。
浮云满空任舒卷,把笔题诗傲轩冕。
长松如龙鳞满身,风雨年年长苍藓。
结巢绝爱当岩阿,平地白云如涌波。
落叶萧萧作飞雨,自看山中秋色多。
日夕樵歌响幽谷,啼鸟关关乱林木。
几年种术茅公山,更弄渔舟武夷曲。
山中过惯真脱尘,但看日月不记春。
岩居高士莫笑我,我亦本是青城人。
自愧长年不归去,遇舜逢尧竟忘虑。
一船烟雨在江南,画里看山真得趣。
桃花水生春尚寒,西来雪岭雪不乾。
出门千里更万里,无缘缩地何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