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高一丈,魔高一丈。月落寒潭,云生碧嶂。
不识慈氏如来,唤作布袋和尚。
佛高一丈,魔高一丈。月落寒潭,云生碧嶂。
不识慈氏如来,唤作布袋和尚。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冲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法与世俗观念之间的对比。"佛高一丈,魔高一丈",形象地揭示了佛法无边与人心魔力的抗衡,暗示了修行者需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接近真理。"月落寒潭,云生碧嶂",则描绘了一幅寂静深远的画面,象征着心境的清寂和智慧的深邃。最后两句"不识慈氏如来,唤作布袋和尚",通过将佛陀化身为普度众生的布袋和尚,传达出佛法的慈悲与随缘度人的精神,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要洞察其真实教义。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寓教于景,体现了禅宗的意境。
人生苦远离,况复经岁年。
悠悠日复日,时事多变迁。
自从阿兄出,亲戚俱完全。
前年妹夫死,幼子旋弃捐。
嗣后祖翁姑,高年不复延。
未几二伯翁,复表《泷冈阡》。
我家伯父死,长兄自陇还。
二嫂忽遽逝,家书言惨然。
今年三伯母,又复归黄泉。
老父悲亲戚,小病长纠缠。
老母稍旷释,右臂病未痊。
归省此其时,高堂望已穿。
勿复滞归期,勉撑湘上船。
再拜北堂人,四女未寄笺。
为言人世事,修短自有天。
悲吊苦无益,且自宽食眠。
飞鸿傥有便,遗我书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