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两岸市廛开,爱静人寻此处来。
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无地著尘埃。
塔擎灯影明云杪,船载钟声出浪堆。
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风吹上妙高台。
峥嵘两岸市廛开,爱静人寻此处来。
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无地著尘埃。
塔擎灯影明云杪,船载钟声出浪堆。
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风吹上妙高台。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宁静与超凡脱俗之感。首句“峥嵘两岸市廛开”,以“峥嵘”形容金山寺所处环境的险峻,与“市廛”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寺庙远离尘嚣的独特位置。接着,“爱静人寻此处来”点明了金山寺吸引寻求心灵宁静之人的特质。
“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无地著尘埃”两句,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将金山寺所在的环境描绘得仿佛与世隔绝,日月在水底运行,尘埃无法侵入山中,突显其清幽与纯净。接下来,“塔擎灯影明云杪,船载钟声出浪堆”则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金山寺的庄严与神秘,塔上的灯光穿透云层,船上传来的钟声在波浪中回响,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风吹上妙高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为的自信以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认为自己如同仙人一般,能够感受到来自妙高台的好风,进一步强化了金山寺作为精神避难所的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成功地传达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主题,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