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慕古人,绝俗期远游。
如登太山顶,志气小九州。
古今会迁变,万壑无停流。
向来富贵者,累累但荒丘。
汉唐已磨灭,况复秦与周。
惟馀节义士,可向编简求。
结发慕古人,绝俗期远游。
如登太山顶,志气小九州。
古今会迁变,万壑无停流。
向来富贵者,累累但荒丘。
汉唐已磨灭,况复秦与周。
惟馀节义士,可向编简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和渊明拟古九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仰慕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结发慕古人”,诗人自述从少年时期就心向往之,追求古人的风范。接着“绝俗期远游”表明了诗人渴望超越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远方的探索。比喻“如登太山顶,志气小九州”,将个人的志向比作攀登高山,虽小却能俯瞰广阔的九州大地,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超越。
“古今会迁变,万壑无停流”两句,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如同山间的溪水,永不停息。这里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历史的不断更迭与人生的短暂。
“向来富贵者,累累但荒丘”则通过对比昔日的权贵与现今的遗迹,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昔日的荣华富贵如今只剩下荒凉的坟墓,形象地描绘了权力与财富的无常。
最后,“汉唐已磨灭,况复秦与周”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变迁与朝代的更替,暗示了无论多么辉煌的过去,最终都会被时间所遗忘。而“惟馀节义士,可向编简求”则表达了诗人对坚守节操、坚持正义之士的敬仰,认为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可以永远流传于史书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与对高尚人格的追求。